第265章 天才或是幸运-《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2/3)页

    看着索利斯教授怪异的目光,另外一位专家开始说话,“索利斯教授,您的疑惑,诺贝尔奖获得者杜贝克教授曾经澄清过,我想您不应该质疑此事。

    阿尔伯特和玛丽?拉斯克基金会对获奖者资格的审查一向十分严格。他们既然颁奖给孙,一定严格的核实过,没有足够的理由您不应该质疑基金会的公信度。”

    “嗷,霍尔教授,那您认可对华国孙先生的颁奖了?”

    “我承认PCR具有非凡的价值,但是我对于基金会这么迅速的颁奖并不是非常认可。”

    “这是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诺奖级别的发明,但是基金会这一次的行为会让孙饱受争议,这对他太不公平。”

    “我不是很理解您的说法?”

    “孙的成就是非凡的,不管是不是运气,他都不应该受到任何质疑。但是目前有太多人因为他的国籍,职业而产生了种种偏见,没有或者故意没有看到他的贡献。所以我认为基金应该做的更好,而不是拖到十月份再颁奖。”

    主持人恍然大悟,“原来您对孙的评价这么高,我十分好奇,从他的简历上看,他只读过两年书,就去下棋了,他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学识,或者说拉斯克奖这么容易获得吗?”

    “对于孙的人生经历,我不了解。具体到PCR的发明,非常特殊,孙并不需要太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更多的是一种思路。”

    “您能仔细阐述一下吗?”

    “怎么说呢?”

    这时候最后一位嘉宾插话了,“这就如同S  型下水管道的发明一样,PCR的理论基础都已经有了,孙只需要灵机一动想了出来,就这么简单。

    但是这项发明非常重要,在法医界的巨大用途早已经举世皆知。在生物学领域,PCR的价值更大,这一两年对于PCR大量的论文引用就是证明。

    从这个角度来说,阿尔伯特和玛丽?拉斯克基金会的决定并没有任何争议,PCR的发明值得这样的奖励。”

    主持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只是拉维尼教授,我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专业人士没有想到,反而是一位华国官员首先想到了呢?”

    最后一位嘉宾,也就是拉维尼教授,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也许就是天才的灵感。华国有十亿人,出现一个两个天才,这很正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