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动力源-《大国重器》


    第(2/3)页

    力波地区同样也具有丰沛的水电资源,其年均降水量达到了一千七百毫米,在雨季甚至达到了两千六百毫米。山中水位落差大,非常适合建设水电。

    问题是,水电建设周期更长!

    按国内制定的标准,从论证到立项,到审批、设计,再到建设,总周期长达十五到二十年!

    哪怕力波这里无需考虑国内审批,其考察、设计工作,也需要两到三年时间,之后再花四到十年来建设,至少也要到二零一零年,才能全面投入使用。

    这样的进度,白云天完全不能接受。

    他看众人针对是采用火电还是水电,分成两派争得面红耳赤,于是用力敲了敲桌子,让他们停下来,开口道:“除了水电、火电,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下其他的方式呢?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听到他的意见,众人面面相觑。

    风电?

    诚然,徳汶岛位于南纬七度附近,与赤道无风带相距不远。从全球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统计来说,也是较低的,年均风能为每小时十点四公里,属于最低级。

    但在山区,由于海拔高度差形成的温度差异,却存在着强对流风。

    前期在进行勘探时,各勘探队就发现许多山口风很大,吹得人站不住脚。

    部分山口的风,甚至达到了每小时四十一公里!

    而且山区的风能,是一年四季都存在,只是随季节在雨季吹的是西北风,在干季吹的是东南风。

    这就给利用山区风能,进行风力发电创造了条件。

    但众人依然有很多疑问。

    “白总,现在国际上主流的都是小型风能发电机组,发电机功率只有两百千瓦上下,最高的也不过八百千瓦。如果要进行风能发电,一个二十万千瓦的电站,岂不是就要放置几百上千台风机?”有人质问道。

    光伏太阳能的情况也是一样。

    徳汶地处赤道南端,光照时间长,照射角度稳定,太阳能丰富,初步检测日照辐射为每平米四点八千瓦时。

    然而现在的太阳能转化率太低,最好不过百分之十二:这还是厂家的宣传,实际使用中通常只有百分之八左右。也就是每小时发电量仅有零点零一六度。

    这样低的转化率,要建设一个二十万千瓦的发电厂,需要铺设一千二百五十万平米的太阳能板——十二点五平方公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