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千金马骨-《大国重器》
第(2/3)页
!一
艘游轮装满了人,拉响汽笛。电
机启动。
舷梯开始收回,船员关闭了登船入口,通知码头解开缆绳,收回固定锁链,船只缓缓离开泊位,驶出港口。
在外港等待的游轮,则拔锚起航,接替它的位置,靠上泊位,固定船身,放下舷梯,迎接下一批乘客的到来。
整个流程紧张而又有序。
陆路人员运输需要动用庞大的车队,海运也不简单。
别看海船体积庞大,靠在码头边,看上去如同巍峨的城堡,似乎多少人都能装得下,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一艘专职运送旅客的客轮,它除了必要的容纳空间之外,还要考虑到海上漫长旅程途中的舒适型。船只要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让旅客不至于在漫长的旅程中,产生局促感,导致心理不适。
另外,大海上诡异多变的气候,对于船只,尤其是早期船只远洋航海的安全性,构成巨大威胁。因
此,船上乘客的多少,除了空间、食物、饮水等生存必备需求之外,还要与救生艇的承载人数相匹配。
所以一艘远洋客轮所搭乘的人数,其实有一定限制,并不是能塞下多少,就装多少。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远程航空客运兴起以后,便以方便快捷的特点,迅速取代了传统跨洋客轮,成为人员远洋往来的首选。远洋客运迅速衰落,大型、超大型客轮造船计划纷纷取消,已经在营运的旧船则逐渐被船东甩卖、提前报废。
如今的远洋客轮,排水量多在万吨上下,载客量少则数百,多也不过两三千。国
内的造船能力更加有限,目前国产最大的客轮,排水量也不过六千多吨。一次可以运送旅客九百人,载货两千吨,还只能在近海游弋,去不了深海。
以这样的载客量,中华制造起码要租赁七十艘国产客轮,才有可能将人员一次运送到徳汶。
这显然不可能。
幸好杜炜逸老爸人面广,联系了多家港岛、韩、日的旅游公司,包了二十来艘万吨级大型游轮,才能满足需要。
在传统的远洋客轮没落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对度假旅行的兴趣越来越高。
旅游的地点,也从居住地周边的风景区,逐步扩大为国内景点、海外旅行。旅
游不同于工作。虽
然飞机方便快捷,费用也不高,但乘船旅行也有它独特韵味。船上有单独的房间,住宿、饮食条件远优于飞机,而且活动空间大,还能一边航行,一边欣赏沿途景致,随时靠岸游览,渐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
于是各家旅游公司,开始大力订购打造远洋游轮,船只也越造越大,从数千吨到万吨轮、两三万吨的超大型游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下水服役。
载客人数,也从两三百人,急速上升到到三、四千人,几乎与泰坦尼克号之类的早期超级巨轮相当。实
际上,它还同样是一种远洋客轮,只是它的目的主要不是跨洋人员运输,而是旅行,因此装修更加高档,乘坐条件更加舒适而已。
当然,它的船票也更贵!
中华制造这次租赁的二十来艘游轮,平均每艘船十五天的租赁费,就高达数百万美元!
全程总计半个月的租赁费,开销就达到了四千多万美元!以
当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这笔租赁费相当于近四亿人民币!若
是按照黑市价格来计算,那就是五个亿!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