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粮草问题-《回到大唐当皇帝》
第(2/3)页
水草丰美,只在甘州一地,大唐就有十个大型养马场。其下,又有数十个小型马监。
再加上高宗李治曾经积极鼓励牧民自行养马,由官方统一收购。
这样,只在甘州一地的战马,就有两万匹之多。
在现在这个年代,战马就是战斗力。
而养马场就是生命。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土,屡被吐蕃、突厥侵占,也是因为养马场尽失,战马枯萎,无力和草原对抗。
正所谓,兵强马壮。
在开战之前,李俊首先想到的就是后勤补给的问题。
要让军人和战马都吃得饱饭。
“甘州有几个军仓?”
“就一个啊!”
姚逵换了一副陇右道的地图,这一副就更加详细一些了。
在甘州中心处,确实标注有一个粮仓,名永福仓。
这可不够啊。
李俊知道,在李显这个时期,永福仓已经是一个正规的军仓。
他的储粮水平,大概在万担粮食左右。虽然看起来是不少,但根据姚逵提供的消息来看。
甘州这一个地方的粮仓,还要负责供给附近瓜州、凉州两地。
粮食储备时常吃紧,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有奏章系统阐述过这件事。
按则天时代,朝廷派到地方上的巡视官反映的情况表明,甘州的粮仓储粮能力虽然比贞观年间要扩大了数倍。
然而,仍然时常入不敷出。
这其中牵连了许多问题。
有粮食产量本来就不足的关系,也有战事频繁的关系。
自高宗时代以后,大唐在西北地区,经略了更多的土地,市镇,与边关异族的冲突也更多了。
军仓一年到头拼命储粮,也禁不住一场场说打就打的战争的消耗。
巡视官发现,当时甘州永福仓的储粮量虽然很可观,达到了朝廷的要求。
但这些粮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出自甘州本地的屯田。
而是出自甘州周边市县,甚至是更远地方的平仓。
平仓本是各大州郡为了平抑粮食市价而设立的储量单位,但为了应付沉重的军粮供应,甘州的军仓也开始征调附近的平仓粮,补齐短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