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围在太平身边的几位贵女,远远见到李隆基的身影,都识趣的走开了。 太平吃了一颗凉果,喜滋滋的拍拍身边的空座。 隆基明了,倾身坐下。 “姑母。” “隆基啊,近来你也不去我那里玩了,怎么,专心政事了?” 这就是一个常年混迹官场的老手,讲话的方式。 你看,不远不近,不咸不淡,总让你感到压力。 李隆基笑道:“哪里的事,姑母最近也没有邀请我啊!” 太平打量着李隆基的身形,肩膀宽阔了,棱角也分明了,回想他小时候在自己膝前蹦蹦跳跳的活泼样子。 太平心中感叹:隆基长大了,我也老了。 “我看你是见外了,我公主府的大门时刻为你而开,你又不是不知道,还需要我邀请。只要你想来,随便进的。” “姑母教诲的是,是隆基疏忽了,过几天一定上门问候。” “哎!”太平忽然叹了一口气。 李隆基赶忙打起精神等着应付。 太平可不是个一般的女人,她的所作所为,不能以闺阁女子的标准来衡量。 “姑母有烦心事?”李隆基先试探了一句。 “没有,改日我去朝堂上走一遭,应该也可以见到你。” “姑母乃是长辈,还是应该隆基多去府上走走。” 太平公主有此言,并不是代表她清心寡欲,不理朝政,要专心致志的享受生活安分守己了。 本来李显那个懒鬼糊涂蛋他就不爱上朝,太平和李隆基在朝堂上能相见的机会,一个月能有二三回已经算是多的了。 而依仗着大唐第一公主的名号,这位镇国太平公主的威势也渐渐达到了顶点。 这朝堂上的事情,很多不是在乾元殿决定的,反倒是在太平公主的府上才敲定的。 太平留心政治,权势欲望比较强盛,又年事渐高,不愿意多走动,事而,各位达官贵人,朝廷要员,干脆聚集到公主府上,各项政事都由公主决定。 所以,李隆基总是见不到姑母的原因,也在这里。 他的职位还没有重要到需要去公主府报到的地步。 李隆基是个聪明人,也很敏感,在这个聚会宴饮的欢乐场合,他可不想找不痛快。 也就避而不谈这件事,想了想,又道:“太子殿下也回来了,想来这几日会有不少游艺活动,姑母也可以解闷了。” “还记得,夏天的时候,在姑母府上的马球赛,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上次太子受伤,也没有尽兴。这几日不妨再举办一场,也可同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