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有很多东西,流传到了后世。 譬如,后世就出土过东汉的‘鲁阳碑’‘昆阳碑’等勒石乡约。 其实就是东汉版本的村规乡约。 由地方上的长者和士大夫、致仕官员共同商议、制定。 然后,将商议、制定的内容,纂刻到石碑上,立于乡邑之中,所有百姓都可见,也都要遵守。 可惜,在后来,由于东汉中期的混乱政治,这个原本良好的村民自治互助制度,最终演变成为了东汉的门阀温床。 东汉王朝的努力,虽然失败了。 但却给张越提供足够多的有用信息和经验。 使得他能够站在东汉失败的经验上,提出自己的‘乡社自治制度’。 刘进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兴致勃勃的坐直了身体。 自有汉以来,不管是从前执政的黄老学派,还是现在执政的儒家公羊学派,仰或者现在在野的反对派谷梁学派。 全部都是百姓自治的拥护者。 所不同的是,黄老学派讲的是小政府大社会,国家只需要管法律范围内的事情。 法律没有规定和约束的,那就随老百姓怎么玩。 哪怕他们要炸掉地球,只要法律没有规定说不行,那就不要去管,随便老百姓自己嗨皮。 而公羊学派则讲究导民向善,要求地方官和乡绅士大夫以身作则,同时呢,要求限制土地兼并和蓄奴。 提倡和主张推广和普及更多的新技术。 他们继承和主张了孔子、孟子的先富民再教民的思想。 而谷梁学派,则是乡贤政治的拥泵。 他们认为,把地方事情交给乡中君子去管就好了,国家和社稷,只需要管好大方向,君子们就能带领百姓,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三种不同的自治方案的先后提出,证明了诸夏思想,至少在现在,还是充满了活力,有着无限未来的。 当然,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法家就一直是,也从来是乡民自治的坚定反对者。 在法家的意识里,恨不得官府,连老百姓交个朋友,也要先审查一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