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节 天山(2)-《我要做门阀》


    第(3/3)页

    但,这些代价是值得的!

    如今,不止整个西域诸国,都为先贤惮陷轮台而震慑,漠北王庭更是反应剧烈。

    四大氏族,都已经开始派人来联络,孪鞮氏内部也出现了大批来表忠心的。

    慕强,是匈奴人的天性!

    可问题是,占了便宜后,便不得不面对汉匈悬殊的国力对比。

    就像现在这样,汉人抱团,不给机会。

    明摆着就拿国力欺负人。

    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一切计谋阴谋,都变得和枯黄的野草一样脆弱。

    但……

    “也不是没有机会……”李陵的大脑急速运转起来:“是人,皆有缺点!皆有可利用之地!”

    他想着自己过去对李广利的了解,仿佛抓到了什么一般,但却一时半会抓不到重点,于是用力的揉起太阳穴来。

    但蝉蛰却等不了了,他哭丧着脸哀求着李陵:“大王,还请大王怜爱小王,莫要将小王带去危须,那危须王与小王有隙……小王恐其害我……”

    “危须王?”李陵无意识的问了一句。

    蝉蛰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跪下来说道:“好叫大王知晓,那危须王因当年姑墨王不肯嫁女与其而嫁与小王之故,一直愤恨于此……”

    “哦……”李陵无所谓的答了一句,旋即他反应过来,仿佛抓到了什么,兴奋的握紧了拳头!

    “是啊……”

    “尉黎这样的小国国王,尚且会因为旧年之事而怕为人所害……”

    “李广利能甘心成为一个执行者?能甘愿为他人绿叶?”

    在汉家,武将的最高境界,乃是留候那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其次才是斩将夺旗,开疆拓土。

    两者的逼格,更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很简单,就看高帝开国功臣,谁排在第一位吧?

    瓒候萧何!

    而萧相国,生平一个兵也没有带过,一次大的战争都没有打过。

    他一直做的就是后勤,就是种田。

    其次,便是留候张良。

    这位也没有具体带兵打仗过,只是在高帝身边筹谋划策。

    这两位以后,才轮到曹参、周勃、陈平、王陵、张苍。

    而在这些人里,成就最高、最大,风评最好的,不是屡立战功的周勃,也非悍勇无双的王陵。

    而是萧规曹随的曹参,是治平天下的张苍。

    特别是张苍,其在高帝时代,默默无闻,不过功臣里的小不点。

    但青史之中,迄今为止,其地位都是前列。

    其谥号更是让无数人妒忌、羡慕的‘文候’。

    换而言之,这一战,李广利就算打赢了,别人称颂和夸赞的也只会是那位献策之人,而不是执行者。

    李广利将会被置于献策者的光环下。

    正如当年,桂陵之战,具体指挥和打赢的人明明是田忌,但大众却常常忽略了田忌,眼中只有孙膑。

    所以……

    “兵法曰: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李陵咬着嘴唇,长出了一口气,直接丢下蝉蛰,走下城墙,对左右道:“去为我取笔墨与羊皮来……”

    “吾要写信,去告贰师……”他嘴角浮起一丝笑容。

    对李广利,他太熟悉了。

    李广利想要证明自己的心,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如同魔怔。

    而如今,他却被强权按着,恐怕早已不满,内心更是堆满了干柴,一点就着。

    现在,李广利还能忍着,恐怕是理智在主导。

    换而言之,只要李广利失去理智,他就有机可乘!

    而,对李陵来说,击败李广利,不仅仅是他人生的巅峰,更将是他人生的救赎,同时也是他人生的证明!

    击败李广利,则可以告诉天下,特别是长安那位君王——当年,你们错的到底有多么厉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