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向太后的态度仍旧显得有些虚应事故,但好歹没有翻脸,那就证明还有缓和的机会。 而且,苏东坡的大刀划过朝堂之后,虽然天子赵煦一直留中不发,但是现如今这个问题已然正在渐渐的发酵中。 有上书表示支持的,自然也有上书表示反对的,虽然到现如今为止,上书反对的人占优,但是,至少也是有一定份量的朝臣是站在了支持这一边。 唯一让天子赵煦头疼的就是,朝堂之上的重臣却保持着难得的诡异平静,他们才是代表着大宋宦官圈子,又或者说,他们的话语权是最重量级的。 所以,赵煦也一直在忍耐和等待着机会,看看事情能不能够有什么转机或者是突破口。 只是,这样的气氛之下,让赵煦可谓是渡日如年,既担忧朝庭与民间的反应,同时也十分担忧母妃的情绪。 不过好在,这段时间赵煦几乎每天都会去探望于她,也好在母妃一向喜欢礼佛,哪怕是这个时候,大部份的时间也是在佛堂之中寻找着精神寄托,反而不像天子赵煦那般患得患失。 甚至还反过来安抚天子赵煦,只要有你这份心,即便不成,太妃的心里也已经足够安慰了。 可话是这么说,赵煦却不能那么想,毕竟,好不容易眼看着现如今有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若真是半途而废,那么,赵煦真的担心自己会后悔一辈子。 看着这些枯燥无味的公文,心情沉重的天子赵煦陡然烦燥了起来,干脆把跟前的奏折合上,重重地拍在了御案上。 这样的举动可是把那身马尚马公公给吓了一跳。“官家您这是……” “不看了,走,随朕到外面去透透气去。”天子赵煦站起了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说道。 “不知陛下您想去哪里溜跶,是去金明池,还是……”马尚答应了一声之后,赶紧示意身边的宦官去给天子取外面的装束来。 “这会子还未下雪,那金明池也没什么看头,这样吧,去军器监一趟,十一郎成天吹嘘他又干了不少的业绩,朕一直没时间,正好去瞧瞧,看看这小子是不是胡乱吹牛。”天子赵煦考虑了半天之后,决定把军器监作为自己溜跶的目的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