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瞬间,方才正在暗暗懊恼自己为何不能想到这么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的刘挚,以十分敏捷的脚步抢步而去,朝着天子赵煦一礼。 “陛下,臣也觉得,王经略此言老成谋国,所以,臣也与向大人一般,赞同……” 很快,越来多的旧党大佬们明悟了过来,对啊,向太后都服软了,自己站出来,虽然不能雪中送碳,但好歹锦上添花,难怪刘挚那个老司机第一个跳出去,靠,不愧是老奸巨滑。 难怪人家能够当上首相,一面在心中碎碎念一面踊跃而出,向陛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嘴皮子麻利的,自然先是扯一通顺应天意,顺应民意啥的,表示他们也很赞同。嘴皮子不顺利的,就干脆直接说我支持王经略,我顶王经略。 哪怕是过去把王洋王巫山当成一坨人憎狗嫌的臭螺丝,现如今大家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捏着鼻子捧那王洋王巫山的臭脚。 看着这几乎是满朝文武纷纷跳出来表达赞同与支持,天子赵煦的眼眶都不由是红了,当然是激动的。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欢呼,还是痛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自己内心最大的企盼,终于得到了解决,哪怕是生母皇太后,但问题在于,这也是皇太后啊。 看了一眼那位画风突转的向宗良,想必这位母舅之所以突然扭转了自己的观点,肯定接到了来自向太后的授意才是。 如此一来,赵煦的心情真正的放松了许多,至少证明,向太后也默许了这个结果,向太后不反对,而皇祖母保持中立。 群臣大多数表示赞同,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只需要接下来的操作能够有序而稳妥的进行下去,那么,等到了明年,朱太妃,就应该被尊称为生母皇太后了。 此事干系甚大,哪怕是群臣这里大多数表示了赞同,但还是要诏示天下…… 很快,王洋王巫山的那份奏折被抄录刊发在朝庭的邸报之中,发往大宋各路各州之地。 自然,也少不要往陕西路传回来的邸报,偏偏就在一票陕西路文武官员蹲在王洋府中吃刷羊肉火锅的当口。 邸报直接递到了府中,已经吃了个半饱的苏东坡拿着这份邸报,连连摇头不已。“我说你小子,该不会是想出了办法,因为老夫当时多怼了你几次,就故意藏着办法不献给老夫,让老夫去献丑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