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二 孟成周-《阴阳符主》
第(2/3)页
道尊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道门对整个世界的基础认识。
而孟成周由此认为,气分阴阳,人分生死,理分是否,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看似道理不同,其实都可以分成两个对立的状态,而从两个对立的状态出发,又可以推衍得到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他将这两种对立的状态抽象出来,以术数的形式,成为“阴元”和“阳元”,并以之为基础,在前人术数论著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二元算经”。
阴元和阳元的提法,听上去似乎有点像六壬法中的“阳爻”和“阴爻”,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阴爻和阳爻,看似只有两种状态,实际上,却又细分为“阴”和“老阴”,“阳”和“老阳”,也就是当前的状态和其可能变化的方向,一共四种状态。
这种解释,看上去更加符合直觉,但实际上,却是将问题复杂化。而后世的所有术数,却无一不是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深入,以至于出现了周元算经这种集大成之作。
当然,这个思路也不能说不好,更不能说是有错,毕竟前人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并作出了很多卓越的成就。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各家各派的标准不同,各种术算之道互相之间难以共通。对各大门派而言,这当然是有好处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秘法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但对后发门派而言,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毕竟同样的思路,一个历史只有几百年的门派,就算再有天才努力,也很难敌得过大门派上万年的积累,更何况,大门派的天才更多。
而孟成舟创立的二元算经,却是将所有的问题都转化成了阴和阳两个对立的状态,这样一来,不论是怎样复杂法门结构,在理论上,都能用二元算经推算出来。
当然,按照一般的修行常识,越是根本的道法,就需要越高的境界才能感知。事实上,各家各派的功法道诀之所以会变成当今这种卷帙浩繁的状态,就是为了向低阶修士解释清楚。把一个个深奥玄妙的道理,都掰烂了、揉碎了,再喂到嘴里。
而越是高境界的深奥道诀,则反倒越简洁,因为能修炼到那个境界的修士们,早已不再需要那么多解释了。
二元算经实际上并没有打破这个规则,只是二元算经利用了术数这个纯逻辑工具的特殊性,来降低了对修士境界的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