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樊氏心里还是明白的,此事是她不对在先。若是找上门去,闹到陆老太君跟前,揭开前由,自己少不得会被斥责。 “那你说,该如何?” “娘,您是长辈,何必自降身价与一上不得台面的小妇计较?传出去也不好听。”樊氏回来的目的很明确,“我一时不查上了她的道,这坑还得自己填,决不能让她抓着这把柄在我头上作威作福。只是如今我实在囊中羞涩,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一万多两,并不是个小数目,似樊府这等并不显赫的家族,半年的开销也就一万有余。所以樊夫人脸上也有为难之色。但想到女儿被一个农妇欺辱,便咬了咬牙,道:“你等着,我给你拿。” 她掌中馈,挪一部分,再加上自己的私库,还是凑得上这笔钱的。 “这盒子里有一万五千两银票,你先拿去应急。” 樊夫人将一个盒子推给女儿,“待此事过后,我定去陆家,给你讨回公道。” 樊氏得了银票,松了口气。 “娘,此事容缓,我先回去了,否则那小贱人不知还要闹出多少风波。” “好。” 樊氏带着银票,春风满面的走了。门口,一个小丫鬟从廊柱里现身,看了眼她离去的方向,匆匆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此事当真?” 樊家大少夫人看着自己的丫鬟,既惊又怒。 “千真万确。”小丫鬟便是刚才在正厅偷听樊夫人母女二人谈话之人,“奴婢亲耳所闻,绝不会错。二姑娘在陆家闯了祸,拿不出钱来填补空缺,这才回娘家求助大夫人。不知金银几何,但看大夫人的脸色,应当不是一笔小数目。否则那么心高气傲的二姑娘,怎肯回娘家打秋风?” 大少夫人轻哼一声,“我刚入门的时候,她便瞧不上我,目中无人,飞扬跋扈。如今嫁人了,还是这个德性。陆家勋贵之家,不知何等的泼天富贵,吃穿用度比之樊家不知高出多少。她心高气傲,不肯屈居人下,每每银两短缺都回娘家索要。母亲宠她,对她有求必应。这次,怕是得挪用中公私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