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我是董卓之子》
第(2/3)页
“王相,慎言。”荀攸提醒道。
王允是真被气糊涂了,而王允在董家未覆灭之前,也能称的上是忠臣吧,哪怕他代表的是太原王氏的利益,可是,大汉四百年传承,而世受皇恩,再加上古代周礼盛行,世家中,扶汉之人前仆后继,只是在董卓被杀以后,王允膨胀了而已。
现在这刘焉分明是在触碰着皇权,古之大逆首恶,便是图谋神器。
“老师!”吴绪一礼,王允把这天子诏给了吴绪,吴绪同样打开,在吴绪的旁边,孙恒也在目不转睛的盯着这诏书。
“真该杀!”
这已经是拿到台面上来说,当撕掉扶汉的伪装以后,篡汉之心,罪不容诛,尤其是刘姓子孙,一旦有第一个跳出来,就会牵连一大部分宗亲!
这不摆明了吗,刘焉已生反心,那么刘表呢?刘备呢?这些手握大权,一方州牧,岂不是早已有了自立之意,而他们若自立,因为同样姓刘,必有响应者,这也是自古皇权和皇室宗亲最矛盾的地方。
宗亲,用与不用,皆为两难,而董杭今天是非要给小皇帝提个醒,就是让你对刘姓之人的信任彻底崩塌。
“老师,刘焉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大逆不道,罪不可赦!”吴绪孙恒面皮动了动,他们这些帝党,对这要篡汉之人,必是深勿痛绝。
吴绪孙恒之后,其他人咬牙切齿,他们的初心正是要尽臣子本份,保大汉万世基业,现在你告诉他们有人要图谋神器,他们岂能答应!
“相国,此国贼,该杀!”
……
什么才是义愤填膺,现在就是!
“相国。”董杭说了一句,这才把大家的这种不忿拉到了自己身上。
他们缓缓坐下……
“大将军,这些东西可做真否?”王允问道。
“相国,你可记得陛下大婚之时,那些益州的专使吗?”董杭说道。
“记得。”
“正是他们所献,另外,从其他渠道传回来的情报,也应证了这一点。我们收到消息,却不敢专断!”
“公子,有了这些东西去警醒他,他这手握大权的,他自己就该着急了!”
董杭笑着摇摇头,刘焉这想当皇帝,这想法很好啊,最起码,给那些刘姓子孙都敲响了警钟嘛!
“周庆!”
“是,大都督!”周庆迎了上来。
“找个人抱着这匣子,跟我走!”董杭指了一下匣子说道。
“是,大都督!”
“姐夫,贾先生,你们去郿坞告知我父相这件事,我去王允府!不让他们看到这残酷的事实,摧毁他们心中最后的倚仗,怎么能行呢?尤其是陛下,我觉得,他也该了解这大汉朝廷风雨飘摇以后,他心中的那些寄托!”
嗯,董杭其实是想说的是,你们皇家的人可要夺你的位置了,你还指望着他们扶你呢!
这话不能说的太明白,荀攸、钟繇和陈宫这些大汉忠臣还在这里呢。
“是,公子,我们这就回去,请相国一起入宫面圣!”
“好,那这就走吧!”董杭说了一句,直接出门,没错,他要去请王允,别让人家说自己越俎代袍不是!
而今日,就要把王允这一党的人全召集起来一起进宫,去让小皇帝辩一辩你们刘姓子孙这是忠吗?
当然了,更有一层引申的含义,没有董家,谁保你在这个位置上,只怕没有董卓当年的废少帝,你也靠边站,能轮的着你做皇帝吗?
而放眼整个天下,哪个诸候还会把你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大家奉的是汉室,都不想第一个跳出来做汉室的掘墓人,说白了,你在谁手里都是一枚棋子。
王允府,当董杭一行到达之时,把王允府的管家都给吓到了,在董杭让他去通报的时候,管家拨腿就跑。
王允府,王允、孙恒、吴绪,还有一众门生,这吴绪啊,每天都来,虽说和王允已有了隔阂,但这师徒之情仍在,就是已经不是一条心了都。
而吴绪只是尽师徒之礼而已,吴绪现在也变成了中间派的一员,审时度势,他比他老师王允看的透彻!
“老爷!”官家匆匆来报,他到现在都没缓过来呢,因为董杭可真的是第一次来。
“慌慌张张的何事?”
“天策府大将军董杭、尚书令荀攸、大理寺钟繇,侍郎陈宫,还有天策府一众都在外面等着呢。”
王允眼一眯,吴绪孙恒互相看了看,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王允笑了一声领着吴绪孙恒还有他的门生全都出去接去了,王允一向小心谨慎,不论谁来他都是这姿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