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惊人逆转-《重生狂野年代》
第(1/3)页
睡得正香甜的陈笃被电话铃惊醒,迷迷糊糊拿起床头柜上的电话。
“老板,美军刚刚发动进攻了!”林涛激动地大叫道。
“哦,我知道了。”陈笃打开灯,看了下手表,早上七点。
“老板,你似乎不怎么激动?”电话里林涛的声音有些郁闷。
“这几天的形势发展,进攻不是明摆着的事嘛,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反正纽交所要到晚上才开盘,我们急也无用啊。”陈笃笑道,“我等会来公司。”
洗漱完毕,他和王国华离开这套暂时租赁的两居室小公寓,步行前往不远处的东英大厦。
办公室里,林涛正在不停地搜看各个电视台的新闻直播,见两人进来,脸上带着喜色为他详细介绍了战争进展。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早上两点,美军带领的多国部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事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空袭。
伊拉克在组织防空反击的同时,向沙特油田以及以色列境内发射了至少二十三枚飞毛腿导弹。
截止目前为止,尚未有得到确认授权的油田受损、人员伤亡及战斗结果报告公布,双方仍在鏖战之中。
“战略分析家普遍认为,虽然伊拉克海空力量薄弱,但是陆军至少能与多国部队对峙三个月以上,即使世界能源组织和美国政府分别于11号和16号发表声明,将向国际市场每天分别投放110万和250万桶原油储备,进入战争中期,国际石油价格仍然不可避免大幅上涨!”
林涛指着电视激动说道,屏幕上正好在播放香港汇丰银行期货部主管的访谈,这个英国老头正是持此种观点,说得滔滔不绝,天花乱坠。
林涛的激动可以理解,此前十天时间,地道投资购入的ti多单一路走高,到昨天为止,已经有了将近0万美金的浮动盈利,按照的比例,他可以分到将近一万美金。
陈笃微微点头,早已了解这场战争的前前后后,所以神情很是淡然。
如果按战略分析家所预测,这场战争打上个三个月以上,那国际石油价格的确很难控制,毕竟美国和国际能源组织的石油储备只能保证一个月的使用量,届时各石油输出国以及石油巨头们都不可能忍得住涨价的诱惑。
然而,事实却令全世界瞠目结舌。
开战几天内,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仅仅使用轰炸机的饱和式空袭和航母发射的巡航导弹,就将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部队消灭了七七八八。
随后,伊拉克残兵剩将向巴格达狼狈撤退的路上,更是饱受凄风惨雨,美军派出的阿帕奇甚至悬停在柏油公路上空十几米处,悠闲地向坦克发射各种穿甲弹或燃烧弹,所谓精锐的共和国卫队竟然连用平射机枪还击的勇气都没有,只顾拼命逃窜。
这场为全世界关注的战争,仅仅用了42天就宣告结束,伊拉克军队伤亡近20万(阵亡超过10万),美军不到一千(阵亡才22人),双方对比可谓天差地别。
现代化战争的精要在这场战场中一显无余,强大的科技实力才是制空和制海的关键。
这个时代的美国国力可以说达到了巅峰状态,苏联解体后流传出来的秘密文件显示,他们内部做过推演,根据海湾战争中展露出来的军事实力,如果苏联和美国发生全面大战,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苏联的国力只能支撑六个月。
可以说,这场战争吓坏了很多美国的“敌人”。
苏联大多数上层彻底丧失了对抗的信念,几个月后就轰然倒下。
中东地区,阿拉伯各国从此几乎都顺从了美国,唯有早就撕破脸的波斯带着小弟叙利亚,只能硬着头皮往研发核武器这条不归路上走。
另一个大国在侥幸之余,立即开始了以科技化为核心的改革之路,并在国际舞台上尽可能和美国保持友好,哪怕八年后塞尔维亚被故意撩拨了下却依然不愿公开放弃这条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总设计师明年的南巡是被美国人逼出来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可谓深入国人骨髓,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谁能不忧心未来?
纵观未来的三十年历史,中国这一时期的运气不可谓不好,去年那事发生的时候,美国的注意力正好被自己的基本盘——中东地区急剧攀升的战争风险吸引住了。
到了本世纪末,在好不容易捋顺解体后的东欧局势后,美国正要逐渐调整对中国的定位和战略时,911发生了,美国又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和基地组织及其各国分支的长期斗争中去。
从这点上来看,说911是美国人自导自演的说法,简直可笑至极,且不论在美国这种国度有谁敢这么做的问题,重要的是这么做对美国得不偿失啊!
是钻山沟打游击还得不到战争红利好,还是直接从初步富裕起来的中国身上割肉好?答案不言而喻。
很可惜,到了16年以后,美国的目光再也不会转移了,贸易战只是试探性的开胃菜,接下来双方之间的明争暗斗将会更加激烈。
总之,从陈笃穿越那时起,国家面对的挑战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艰难困苦,只是那时大部分国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点,仍然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
当然,基于国情,美国想要对外主动发起一场灭国之战非常困难,尤其是针对大国,因为战争时间一旦拖长,总统基本上会位置不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