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韩飞发觉到“3371号虚数世界”的数据化趋势,本体当即折返地球,只留下了虫群军团在虚数世界。 虚数潜航的恍惚只持续了数秒。 返回主物质世界后,原本那股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延迟感渐渐消失,对四肢的操控一点点恢复正常。手背一股残留的异样,让韩飞多多留意几分。 瞳孔变焦,进行50倍放大,手背毛孔清晰可见。游走在皮肤纹理中黑白色线条正缓慢地消融,再对视觉放大,黑白线条的细节显现出来。 那是一条条由“黑”与“白”构成了二进制编码的数据流。 这些数据流不乏已经深入到韩飞的皮肤表层下,他猜测着如果刨开皮肤,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甚至是肌肉组织和骨骼都极有可能存在被数据化的特征了。 他倘若继续在3371号世界停留几个小时,等到全身被数据化的时候,韩飞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种介乎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变化,让韩飞第一次产生了大脑不够用的体会。 按照地球人的思维惯例。 网络就是网络,电子数据就是电子数据,那是人类利用高低电位构造运算逻辑,输入信息再得到输出信息的过程。它本身不具有物质层面的实际意义,归根结底是一堆信息。 信息基于物质而存在,也一定会先有物质才会有信息诞生。 数据化的3371号虚数世界,这一例子证明了信息与物质可以同时存在,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甚至可以是信息诞生出物质——例如那些身体完全被数据化的丧尸,支撑这些丧尸行动的或许不只是病毒,而是数据规则。 3371号世界的发现,让韩飞联想到了一种叫做“神经上传与下载”的科学技术。 这个技术能将人类思维传输到电子信息系统中,换而言之,是把人的记忆、思想和人格进行数据化,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物质到信息的转化,与3371号虚数世界的转变大致等同…… 根据文明模拟器的判断,伊希斯星域很可能就是一个完全数据化的特异文明。在数据化之后,原本的物理规则是否还会生效,韩飞不敢确定。 因此他要借用虫群,在3371号世界做一些粗陋实验。 奉京市和平大街,曾是最繁华的城市主干道,此时沦为丧尸的乐土。 咯啦啦啦啦—— 蜘蛛模样的潜伏者发出低沉的鸣叫,三百只潜伏者借助跃迁传送门直接抵达沥青马路下的土壤中。它们掘进土方,在下面挖出一条条可供行动的通道。 一只潜伏者挖掘的声音很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