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宋氏三姐妹-《大唐官》


    第(2/3)页

    义阳、灵虚和德阳等,包括霍忠唐、孟光诚、第五守义等一干中官,便齐声赞美,称如皇太子在此的话,真的是三天子同时在殿了。

    皇帝哈哈笑起来,然后感伤又感激地对诸位说,若不是李泌、高岳等劝说,朕几乎酿下大错了啊!

    这会儿,义阳和灵虚便互相交换下眼神,心中有底。

    宣徽院使第五守义进言,自从昭德皇后薨后,后宫起居缺人照顾,陛下您整日又忙于政务,疏于此事,宫内其他女官又不入陛下慧眼,是否应该从民间采些贞静贤淑的女子,这才不损国体。

    “爷,这事就交给我与阿姊吧!”义阳很爽朗地将这件事主动揽下来。

    皇帝摆摆手,说不劳烦不劳烦。

    “由我看来这宫中女官大多粗疏不知礼,说话也是南腔北调的,就该像宣徽使说的,找些贞静的,知书达礼的来,一面侍陛下起居,一面也当个女先生,教化教化宫廷。”灵虚也极力撺掇。

    毕竟父亲现在年富力强,你要说现在就弃绝敦伦,怎么也说不过去。

    最后皇帝表示,朕主要还在关心着国事,这种事你们可以代劳,可以代劳。

    旬日后,灵虚刚刚从咸阳乘车归来,入辅兴坊的道观时,义阳便领着群家仆和侍女,坐着乘檐子而来,姊妹俩在观内亲密地商议会儿,不久门外几名昭义军进奏院的邸吏手奉名刺和礼物,请求谒见灵虚公主。

    “来得正好。”坐在桃树下的公主抿嘴笑着说。

    昭义军的节度使李抱真,听闻皇帝希望在民间择选“知书并可付信”的女子,心中甚是欢喜,便想起原本昭义军还管辖贝州时,当地有个叫宋庭芬的儒生,连生五位女儿,都是聪明伶俐的,宋庭芬亲自教导书礼儒学,现在我李抱真一打听,可惜三女儿若伦和五女儿若荀都已早夭(新旧唐书都称德宗纳宋氏五姐妹,然则据元稹亲笔撰写的追封宋若华为郡君的制文里,明确称宋家的三女儿和五女儿,在选召前便已早卒),然则其他三女幸出落成人,其中大女儿若华和二女儿若昭,文书尤其淡丽,若华年龄二十五,若昭年龄二十一,四女儿若宪年方十五:不妨如此,昭义军先将宋若华、宋若昭进于中宫,至于若宪则再等三年。

    这宋氏三姐妹,都要入宫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