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刘玄佐饲鸽-《大唐官》


    第(2/3)页

    “正因窦参与吴凑不和,故而窦觎和吴凑间,必须要做出均衡,一镇淮南,一镇汴滑,在圣主心中才算稳妥。”

    “圣主又欲削藩耶?”刘玄佐大怒,赤裸裸说出这句话,意思是朝廷别忘记昔日削河朔时所蒙受的耻辱。

    “司徒,虎不离山,当今的局面诡谲无比,便是窦中郎也不要信任。”顾秀没有说更多余的话,便告辞离去。

    次日,繁台之上的设亭中,刘玄佐指着自己脑门,恨恨不平地对身后的子嗣、裨将们说:“我宣武军保护漕运,帮圣主兢兢业业削藩,削到最后,怕不是要削到自己脑袋上了......”

    刘昌想了想,就说:“节下,那淮南方面的话也不可尽信。”

    “但也不可不信分毫。”刘士宁反驳说。

    “让进奏院打听消息,如何?”李万荣谨慎地提议。

    刘玄佐便点点头,说就这么办。

    旬日后,京师内气氛依旧很紧张,朝野人士都闻说朝廷马上要征伐渭北党项,可主帅人选迄今还没有定。

    这时窦参果然对皇帝进奏,称淮南节度使杜亚镇守扬州时,奢侈过当。

    皇帝便问,怎么个奢侈法?

    窦参便说,杜亚在扬州每年都搞龙舟竞渡,为了让船更快,便在船底抹油,为了让舟子不被水花打湿衣衫,又在舟子锦衣上同样抹油,每年光是油钱就要耗费数万贯,又加上盐政紊乱,百姓怨声载道。

    皇帝向来节俭,却确实挺讨厌这种奢侈行为的,但他也对窦参说,杜亚班资名望崇高,如不镇守淮南,该如何安置?

    窦参就说,可让他当东都留守。

    反正这个位置也是闲。

    然后窦参极力推荐窦觎为淮南节度使,但他很聪明,不说自己和窦觎的亲戚关系,而是大谈其和韩滉的关系,称如此必会让东南安泰如故。

    对窦参的奏请,皇帝原则上表示同意。

    接着皇帝就顺口谈起马上的战事,询问窦参,宣武军刘玄佐答应为帅的请求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朕就要用高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