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事已具备-《大唐官》
第(2/3)页
“好钢用在刀刃上”,高岳又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句俗语。
炮位的右侧,是义宁军的一支幢队,他们为高岳展示的是弓弩之器。
其实是两种规制的箭簇。
一种扁平而阔,簇身被打得挺薄,叫“铩簇”;另外种细而尖利,叫“针簇”。
前者便于杀伤无甲或轻甲的敌人,而后者则利于射贯重甲的敌人。
高岳点点头,说这种箭簇之制可推广至兴元、凤翔全境,将兵、射士此后面对不同敌众,可用不同的箭簇给予打击。
随后高岳踱步到中间的炮位处,这可是他最关心的新式火器。
张保百和几名炮手对高岳躬身行礼,而后便指着架设在车厢上的“虎踞炮.叁式”,对高岳说到:“i节下,此炮较之前者,击发更加骤密,也更为便捷,且威力更上一层楼。”
“为何?”
张保百就说,现在他们在铸炮时发觉,炮身如果过短,那么弹丸很难射远,那么这虎踞炮还不如弓弩有效。
听到这话高岳点点头,由此足见什么三眼铳那种短不溜秋的玩意儿,能算个什么正常火器?发铳打不远,抡起来当棒槌砸?那为什么不直接用蒺藜狼牙棒呢?吹什么又能放铳又能当近身武器的,往往就是两头都不靠谱的废物。
然后张保百接着说,可是炮身铸长的话,一来难以整铸,二来也不便转向,所以小的便加以改进,用熟铁分为三或五节,卷为筒形,厚薄务求相同,而后再用梯架接好,融为一体,旋镗打磨,塞住一头,用沸水灌入,如有渗漏的地方则表示没有过关,如果没有渗漏才算是质地优良的。
融接好的叫做母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