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老姐,求你件事-《俗人投机者》
第(2/3)页
等他们从店里出来,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麻辣小龙虾的味道,马周和汪俊泽正在低声争论最后那三斤小龙虾到底要不要点的话题,因为明显,在马肃的克制下,最后三斤小龙虾上来的时候,已经没人动的起筷子了,马周坚持要让汪俊泽去退掉,因为店里那么多客人,这三斤麻辣小龙虾他们根本没碰。而汪俊泽的观点是,只要小龙虾下了锅,老板是不会同意退的,本来就打算多点一点,带回去当宵夜吃得,所以也没有必要退。
马肃算了算,三斤小龙虾,就是二十八块钱,海岩市如今散装大米一斤大概一块钱,五十斤大米也就五十块钱,出租车车费三十几块,一顿小龙虾加啤酒一百块钱,已经严重超过大米所能带来的收益。
拎着一袋子小龙虾,满身小龙虾的麻辣香味,当然不可能去书店,这个原本是来海岩市区最重要的事情便心安理得地被推倒第二天上午。
2003年的天河街灯光的绚烂超出了马肃的想象,印象中那些标志性建筑,比如八佰伴、新天地百货、天成百货、银泰百货、百利广场,沿街的商铺如老凤祥银楼,各种服饰的专卖店,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当街对面格局,华联超市顶上巨大的时钟。
当然,以目前四个人的消费能力,这些高端的百货商场基本与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他们沿着步行街漫步而行,感受的炫目灯光带来的仿佛已经成为这座巨大而又繁华的城市的一份子的错觉,仿佛在那一刻,你的人生中那些跟泥土、田野和茅坑有关的东西,都被这些五光十色的激流洗涤干净,你跨入了一个用亮闪闪的玻璃,耀眼的灯光,宽阔并且整洁的街道和广场,时尚的商店勾勒出来的完美的世界。
其中感到震撼的应该是马泓,感到沉迷的是马周,能够冷漠以待的是汪俊泽,感触最多的是马肃。从上大学离开海岩,马肃在外漂泊十几年,到三十来岁的时候回到了久别的海岩市,在这样的灯光里,经历了父丧,经历了娶妻生子,经历了离婚,众多的悲欢离合,众多的人生起落,在这样的灯光里,仿佛小时候常玩的万花筒,只是一场不算太长的人生而已,丝毫没有出众的地方,在不同的时间看过去,却各自呈现着不同的姿态,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让人目为之炫,耳为之迷。
回到天湖花园,马肃马泓手里各多了两个袋子,真维斯的橙色T恤,白色运动短裤,都是另外一个时空里既定的东西,这一套行头马肃一直传到大学毕业。
老小区这种两居室一般只有一间洗手间,四个人轮流洗澡,其他人就坐在沙发上吹着电风扇看电视。经过一天的奔波,这时候大伙儿都有些劳累,所以比较安静。
这时候,马肃把书包拿了过来,对马周道:“老姐,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马周目光微微乜了马肃一眼,毫不在意地说道:“有屁快放。”
这话让马肃陷入短暂的沉默,半天才从书包里拿出两本本子,本子是青禾镇上买的,A4纸大小,半寸来厚,样式比较简单,因为写满了字,所以本子纸张比较松散,开页一边就比书脊部分稍微要厚一点。
“这我暑假一个多月写的东西,是一部小说,拜托你有空帮我打成电子档,倒时候我准备投稿。”马肃简洁地说道。
马周冷哼一声,道:“这是要用我这个免费劳动力啊。”她在单位是办公室文员,但是很有点编制外的感觉,办公桌是临时加的,干的活也都是些零里零碎的东西,还经常陷入无事可干的境地。
“有分成的,我要能拿到稿费,肯定分你一半。”马肃涎着脸说道:“而且不用太急,每天你照着章数来,一天一章,打好了你就帮我发布在网上,我算好了的,一天最多也就三千来字,最多花你一个钟头。”马周打字比较快,那个时候比较流行五笔,马周用五笔打字,敲键盘的速度跟别人用拼音打字差不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