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澈的强悍体能,在卸车的时候展露无疑。 两个装作业本的大箱子,每个几乎有一百斤重,一手一个,轻轻松松拎了下来,放到里屋里。 沈澈的体质也不怕冷,所以里面只穿了长袖体恤外面穿了长身的轻风衣,走起路来,依稀能看到匀称而健壮的肌肉线条。在风雪中,拎着两大重物踏雪而行的模样,倒是引得了两女的驻足观看。 老校长从眼镜后面看沈澈,评论道:“这个小伙不错啊,走路虎虎生风,精气神十足。若水,是你的学生?” “校长,是我电影赏析课的学生。”孟若水道。 “是个好孩子啊。” 老校长夸了一句,孟若水脸上难掩喜滋滋的笑意。 当老师的,最喜欢的夸赞莫过于“青出于蓝”,或是“桃李满天下”这种。 “校长,文具基本上沈澈和心雅两人买的。”孟若水又道。 “真是太感谢了,我替孩子们谢谢两个年轻人。不嫌弃的话,晚上在我这里烫一壶如何?”老校长笑眯眯的看着沈澈说。 “不了,要回大伯家,改天再来看你。” …… 这场雪,从中午,下到晚上,不是很大,一直是飘飘洒洒的小雪。 晚上的时候,大伯带着孟若水三人,到了百米外的一栋新院子里住。 大伯说:“小水,这是给你明明哥盖的新屋,给他结婚用的。结果去年在县城买了房子,这里就空着了,床褥家具都置备齐全了,都是新的,你们三个就在这里睡吧,不要嫌弃,农村条件不比城里啊。” 沈澈几人哪里会嫌弃的,都是村里出来的孩子,这条件,几乎都跟自己家里差不多的。 晚上。 沈澈,孟若水,周心雅三人是不饿的。 但是,这新院子的卧室里,大伯给生了炉子,是那种老式的烧煤炭的火炉,炉火很旺,而且烟筒通进炕里,炕头滚热滚热的。 “这种小雪天,若不小酌一点,未免有些浪费?”孟若水起身,在他堂哥的新屋里转了一圈,笑嘻嘻的从库房里拎出一瓶“海港老酒”。 海港老酒是本地的老牌黄米酒,许多坐月子的妇人都用来温着喝,或是用来熬阿胶,这种纯正的黄米酒,对身子的滋补效果非常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