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哪个楼里的姑娘-《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2/3)页
段万全特特促狭地笑了一声,宋粮兴脸颊露出一抹红,“胡说什么?我是思量着,给咱们收来的好酒,定个什么名字好。”
他这么说,冯效开了口,“咱们收来的好酒,有景芝酒、酒溪酒还有旁的本地酒。说来这些酒名声最大的还是景芝酒。在酒楼里卖,那些老客还能分辨出来,从景芝镇卖到外头,却是难以分辨。”
饭前众人说起这个话题,崔稚便道要给这些好酒定个名字,有了名字,才好传播。不过因着酒美蟹肥,一时把这事略过去了。
崔稚心里有章程,但她嘴里吃着羊蹄筋,一时错不开嘴,就戳了戳魏铭,让魏铭代劳。
“小七之前同我商量了此事,咱们的酒水要有个统一的称呼,这样,首先就能把咱们的酒同旁人区分开。”魏铭道。
说着见众人都有些懵,晓得他们肯定疑惑若是换了统一称呼,细分的酒又该如何分辨,继续解释道“小七的意思,是不妨将名字取长,好比安丘景酿、安丘溪酿这等,前边冠上咱们的招牌,后面点出细分的酒类。只不过用什么做招牌,还没定下。”
魏铭说着,眼角划了崔稚一下。
这小丫头是想要用“崔氏”作为品牌的,他倒也不是不同意,只是这生意并非崔稚一人的生意,虽说点子是她出的,可人家宋氏和冯老板也都凑了钱进来,一上来就冠了她自家的姓氏,免不得弄得不好看了。
崔稚回了他一个挤眼,没出声,这是默认了他的做法。
魏铭暗笑,见冯效和宋粮兴陷入了思考,段万全笑看着崔稚,夹了一筷子烩什锦给她,“去去膻味。”
这会的工夫,冯效抬起来头来,“我们镇上几个大酒商,都是含了‘聚’字的名字,想来你们也知道,聚福轩、聚德堂、广聚生这些,要不咱们也凑这一字?”
话一出,崔稚便呛了一口,差点把烩什锦喷他脸上,“全聚德你觉得如何?”
冯效一愣,立时便道“这名好!全都聚得了!”
崔稚又是一呛,魏铭替她拍了后背,递了杯茶水过去,跟冯效解释道“据说这是一京城烤鸭铺子的名字,咱们不便占了。”
这是崔稚跟他说过的,当时她说甚是怀念北京烤鸭,等他考到会试,就跟着他进京吃烤鸭去,还问他如今有没有全聚德这个店。
京城的鸭子是有名的,是成祖迁都时,从金陵带过来的板鸭所衍,但是并没有全聚德这家铺子。崔稚当时颇为遗憾,跟他描绘了许多这家百年老店的发展盛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