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表叔一脸无奈:“我们也没办法啊。” 表叔接着讲述到,一开始大家也都不同意,死活都不答应,可我们每反抗一次,上面就派人下来检查一次,说什么养殖污染太大,需要整顿,还说什么使用违禁物品,全都得销毁。 这年头做养殖,谁没下点药啊。 金平兄还记得吧。 老陈点点头:“就是小时候,总跟我们一起掏螺的。” 表叔叹气道:“那时候,他闹得最凶,结果上面弄了个我们都看不懂得文件,直接把他的捕鱼船给扣了,现在比谁都乖,还整天给这个公司送礼。 总之,这个事情很闹心。 大家也被搞累了。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想签这个协议啊。 在旁边听的陈扬,总算明白了,就是收购他们村海鲜的公司上面有人,强行让村民签了一份低价收购的合同,要是不卖的话,就让人来搞你。 老二到是比较淡定,再来之前,多少就已经猜到了,自打他接管公司没多久,就明白了一件事情,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就有黑暗,像浪奇村这样的,根本就不是个案。 不过这家东海渔业公司,什么时候成立的,以前怎么都没听过,他们家做海鲜批发这一行这么久,可以说整个省有头有脸的批发公司都是老熟人,可这一家确实没有听过。 做海鲜收购,确实需要耍点小手段,他们家也曾玩过,可跟这家公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家公司太狠了,这个合同一签,跟直接抢钱有什么区别。 这次他们公司的危机,实质上也是吃了上层关系的亏,关系是还维持着,该有的礼节也不曾落下,可这么多年,始终不温也不火,就是尿不到一块去。 出于一种商业直觉,还有对这家东海渔业公司的好奇,李春华嗅到了一种商业危机。 垄断浪奇村。 强签霸王合同。 再加上,他们那边渔民的集体闹事。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关联,可若换一种想法,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呢? 学金融的他,非常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偶然的背后,必定存在着必然,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李春华稍稍理清了下现状。 榕城这边是:压价收购。 他们那边是:渔民囤货涨价。 时间一久,两个离得很近的市场,就会变的极端不平衡,甚至有可能出现,跟当年的“蒜你狠”“豆你玩”一样的局面,低价收购,高价出售,集体囤货,渠道出局。 首当其冲的,是他们这样的海产批发公司,他们是整个产业链最大的渠道商,因为成本提升,利润减少的问题,就会尝试进行涨价,然而浪奇村这边的海鲜,又被这么低的价格收购,从而形成价格不对称竞争。 但海鲜这种东西的贮藏时间,不可能像绿豆和蒜头那么久,所以他们的目的应该只有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