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传呼机-《重来1988》


    第(2/3)页

    原来,市场里有个男摊主买传呼了,张鹏羡慕的不得了。

    “姐,咱也买一个吧。”

    张蓝却撇撇嘴“买那破玩意干什么?咱哪有那么多业务好谈。”

    1989年下半年,蓝城这个小县级市也开始出现传呼机了。

    但只有一家传呼台,信号也极差。

    而且还有一个大问题。

    这会儿小城市里公用电话极少,接到传呼后得跑到一两公里外打电话。

    再加上这会儿的传呼机已经算大件儿了,数字的两千多,汉显的四千多,还有每年四五百元的服务费。

    总体来说,性价比极低。

    但对爱赶时髦的年轻人来说,这却是一种极佳的装逼利器。

    坐在公共汽车里,你腰间的传呼机突然“滴滴”响了,大家都会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

    其实,传呼机最适合聋哑人,尤其是汉显。

    聋哑人没法自己打电话,一个传呼过来,就立刻知道对方有什么事了。

    “有那钱,咱不如再包一个柜台,正好咱妈这段时间身体挺好的,我就看好那边那个柜台了,”张蓝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空的柜台说。

    老鱼市里的柜台眼下还没全租出去,依然空着十来个,其中两三个位置还不错。

    “你一个人给两个柜台供货,那也太辛苦了。”

    “还行,我可以把箱子再做大点。”

    “那个大哥有钱,你要是嫁给他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哼!男人都靠不住!”张蓝比划着,但还是看一眼市场入口,轻轻叹口气。

    ……

    蓝都药店里的每个人也都配上了传呼。

    不过都是带机入网。

    传呼机是童筝帮着从南方弄来的,多半是走私货。

    数字机不到1000元,汉显不到2000元。

    其实,到1990年,传呼机就会降到这个价格。

    服务费同样也会腰斩。

    而且,那会儿公用电话也越来越多,传呼机也开始有实用价值了。

    唯一的一部汉显陈波拿给陈凡“哥,这个汉显你留着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