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河间府,此时还没有火烧,驴肉更是没有天下闻名。 当然了,此河间是否彼河间,尚且不知。 不过对于灵帝来说,这里却是他的家,曾经他便是河间王,后来被拥立入宫,每过上一段时间,他都会来这里看上一眼。 有时隔一两年,有时隔两三年,或者三五年,不等。 对于天子来说,绝对不能按照某种规矩去某个地方过于繁复,因为这会留下一些可怕的后遗症。 其实,很多人都劝说过灵帝,千万不要多来河间。 但是他是那种听话的人吗? 根本就不听话,不仅不听话,过几年照样会走上一趟,去的时候甚至还大摇大摆的,生怕那些反贼不知道。 也幸好,冀州与并州相连,此时并州兵马齐备,绝对不虞有危险,外加冀州也算是天下粮仓之一,百姓富足,外加灵帝在当地也有几分威望,更是不必害怕。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才没有出过事。 然而实际上,很多人都在谋划着,是不是要让他出点事情,最好是直接死在路上,然后自己等人就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了,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天下。 比如王芬之流。 不过,这家伙做事有点那个啥,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话,因为谁都知道杀君王是多大的罪过。 但是…… 也没有人说。 曹操知道这件事,袁绍知道这件事,甚至就连华歆华子鱼都知道这件事,但是偏偏没有人说。 估计这些人是不想担责任,却依旧想要让他去死。 灵帝一死,天下必乱,到时候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机会,拥立天子,然后获得更大的权势,给这个时代带来更大的变化。 像是曹操,华歆等人就是这么想的。 除掉阉党,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心中绝对是有正义感的。 袁绍、许攸之流,那可就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了,不过根据他们对冀州的谋划,还有对于董卓的放任,似乎可以看出来一点东西。 这些家伙,可是想要成为诸侯的,而不仅仅是当一个辅国之臣。 对于这些,灵帝一概不知,甚至互相之间,他们也都是不知道的。 机事不密祸先行这个道理,这些聪明人都还是明白的。 到了河间,灵帝便觉得自己自由了起来,整个身体也都多了几分活力。 然而,正当他想去吃些当地小吃,顺便游走一遍的时候,太史却来了。 太史,非太史公,亦不是太史慈,而是一个官职。 大概的职务,就像是后世的钦天监,主要就是观测天象,顺便预测一定的未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