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作者没用笔名,就叫许非。 文章写道: “……作为一个入行不久的电影新人,也忍不住谈谈个人愚见。 首先赵宝华老师提出的‘弘扬时代精神’,我完全赞同。对无法做科学界定这点,倒有些不同的看法。 主旋律固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在基本的价值观上是不变的。 比如拼搏向上、乐观生活、诚信友爱等等,这些跟革命题材相比是微小的。但能说因为它微小,就否定其不是主旋律么? 我觉得阐述主旋律之前,要先理解什么叫主流yishi形态。中央精神明确指示,倡导四个一切,这便是当今的主流yishi形态。 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 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等。 一切用诚实劳动换取美好生活等等。 第四点指明了人民群众与美好生活,说明他们同样代表着时代精神。把主旋律局限于革命题材的观点,都是狭隘、不成熟的。 基于以上,我觉得可以做出归纳,主旋律电影的特征应为: 主流yishi形态认可、国家政策倡导、情态表现积极向上、主导文化价值观体现、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健康的电影创作。 相应的,可以概括定义: 能充分体现国家yishi形态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与普通观众生活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弘扬主流价值观与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便是主旋律电影。” “……” 前面不长的一段,孙领导反反复复的读。 文中没提多样化,没提三性统一,直接大胆的给出定义,且是这么多文章中唯一一个敢给定义的。 甚至还分析了特征。 孙领导茶水都忘了喝,继续往下看,又进一步表述: “《开国大典》《大决战》《焦书记》,理所当然的主旋律。 那我们拍一个普通的邮递员,几十年兢兢业业在山区送邮件;我们拍一个平凡的老百姓,家长里短吵吵闹闹,始终乐观生活,勤劳朴实。 甚至《甲方乙方》里,最后把房子借给技术员的人性温暖……这些难道不是时代的音符么? 主旋律并不狭隘,十分十分的广阔,它应该属于一切反映真善美的故事。 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只要观众能走进影院,真正耐心坐下来,是耐得住看的。而目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观众走进影院……” 嗯? 孙领导一翻,没了?他正想看看怎么说的呢,结果笔锋一转,扯到下一个问题去了。 嘿!这人太滑头了! 不过已经大有收获,现在很多人对主旋律的认识确实狭隘,该文扩展了思路,提出“与普通观众生活贴近的”、“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讴歌人性人生的”。 什么叫定义啊?就是甭管怎么变,定义都是标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