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成并没有出席大会,而是在幕后默默的关注着,具体怎么对外公布,三天前已经商量好了。 坐席上的邱石明撒起谎来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主儿,丝毫不含糊,只见他有板有眼的看着文件继续道:“根据我司内部会议的商议,结合当前公司的产能,预计明年底可以投入量产阶段,年产量大约8万吨左右,该矿脉预计可持续开采150年……” 现场的各大媒体记者不断的抓拍、录像,与会现场不少人传来议论纷纷的声音。 关注记者会的一些国外的高科技公司听到邱石明说的产能规模立马不淡定了。 “什么?才年产8万吨?开什么玩笑?” “华国连稀土的年产量都将近20万吨,碳炔材料怎么可能够?8万吨连他们本土都无法满足需求。” “这岂不是说,欧美企业根本享受不到碳炔材料的供应?” “必须加大产能!” 发布会现场,当进入记者提问环节,邱石明被问道关于碳炔材料出口问题时,老邱回答的很模糊,以碳炔矿脉发现过于突然,公司目前正在探讨相关问题,静等公司后续公布的消息。 老邱没有说不出口,也没有说出口。 不过,欧美那边的高端制造业企业现在很难坐得住,如果说17种稀土元素是“工业黄金”的话,那么天然碳炔到目前为止就是纳米科技领域的“黄金材料”。 当今世界的科技,其实碳炔是可以合成的,但只能存在于实验室,而且只有可怜的6000个碳链而且不稳定,量产根本无从谈起,成本也让人望而却步。 发现稳定的天然碳炔在学术界是不可思议的,学术界很兴奋,但科技界和企业界却很慌,若是华国人的高端工业产品有这种新型超级材料的相助,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无疑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对欧美跨国公司造成冲击。 新闻记者会结束之后,各大媒体开始纷纷报道,1180万吨储量的数据传播到全世界,国内的吃瓜网友看到相关新闻都是自豪振奋。 因为到目前为止,天然碳炔被认定为不可再生的自然界矿物,所以华国目前拥有天然碳炔100的占比,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作为唯一拥有天然碳炔开采权和拥有权的天擎科技,手中再次捏了一张王牌,这一矿物简直比稀土都夸张。 目前科学家们都还在苦于研究碳炔天然形成的原因,世界各国的科研机构或商业公司都在掏钱赞助科学家研究其成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