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知道,这是人家留手没伤他们了。 若是杆前有枪头他们早已经被划破喉管,若是刚才对方偏动几分便是要砸断他们的颈椎了。 输了就老老实实的认输,再挣扎那不仅是自取其辱还可能丢了性命。 张小公爷心里嘿嘿的笑着,都以为这是青龙探爪罢?! 这可不是大路通货的青龙探爪,这是杨家梨花枪秘传的“青龙三探爪”! 此技花枪、大枪皆可用,但大枪对于个人的要求却极高。 首先身高、力量要足够,其次天赋悟性、预判和对力量的控制都有着严苛的要求。 一枪扎出去若对方不挡那就是青龙探爪,若对方格挡那就往下一拍并顺势刺进去! 这便是“青龙一探爪”,二探、三探爪则是左右两侧各一次的枪头摆动。 出枪的力道需要极大,否则对方会看出你的意图。 只有出枪的力量足够大才能够逼迫对方架枪格挡,同时对力道的控制要极为精妙。 枪到哪里刹住瞬间抖枪拍、甩、刺,这都极为考验瞬间的反应和对力道的控制的。 所以这枪很难练,因为它不是苦练就能够成活儿的。 没有足够的天赋、足够的力量,体格上的支撑和名师指点根本就无从练起。 妙安小福宝得了杨家梨花枪的秘传,自然不会瞒着自家少爷的。 甚至还多次亲身演示,将其中精妙告知少爷。 所以张小公爷算得上是得了周侗创立、岳武穆完善的大枪法一套,更兼备杨家梨花枪秘传精妙。 再有妙安、足利鹤,外加陈州同这些高手喂招哪里是这些个武解元们能抵挡的?! 即便是熊烈山也只敢在刀法上跟小公爷争锋,若是枪法他觉着自己估计顶不住几下。 毕竟张小公爷所修习的可是这个时代被认为最强的两种枪法,那些个武解元们可没有这个便利。 明末清初吴殳作《手臂录》说他“悉心所得,遂有五百余法,亦觉其中多空疏不切实用者”。 就是说他到处找人想学枪法,最终得到五百多种然而很多都是不切实际不实用的。 又说“不知枪而以棍冒枪,其谬何所终极,法愈多而枪愈晦”,意思是很多是棍法充枪法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