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任谁看到一个据说死了都好些年,朝堂都下了嘉奖安葬的老家伙活蹦乱跳的在自己面前蹦达。 估计的都得是杨一清这副模样,然而王越现在没心思跟他打什么招呼。 一招手好基友汪直就把一摞摞收集到了情况“吧唧~”一下,甩到了杨一清面前。 “陛下命老夫来此稳住九边局势,同时命汪公彻查之!” 却见王越指着那些个卷宗,对着杨一清道:“九边你为主官,我等可查!处置得你做。” 老王自然是有资格在小杨面前摆摆谱儿的,好歹老王可是老前辈了。 景泰二年的进士、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宪宗朝人家就是三边总制了。 而且那功绩、那战绩,哪个拿出来小杨都得点头哈腰的膜拜一番。 小杨是粤北人,小时候那也是神童来着。 十四岁就参加了乡试还被举荐为翰林秀才,宪宗都钦命当时内阁择师而授之。 成化八年小杨考得进士,授中书舍人。 一度任职晋西北按察使司佥事,后改秦地副使督学。闲暇时候也没少到边疆探查。 虽然小杨不甚待见汪直,但对于汪直探查的本事还是非常肯定的。 见得王越说的严重亦不敢怠慢,赶紧翻开这一摞摞的卷宗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这才看来两三宗小杨的脸色“刷~”的就白了,卧槽尼玛!这简直是烂透了啊! 报损的三十余门碗口铳找到归处的只有五门,剩下的全数失踪。 卫所兵丁逃散泰半、将校吞占大量官田、各级百户千户亲兵霸占城关,与豪商勾连往来关外牟利…… 更有将校与鞑靼各部族秘密交往,偶有军械出现于鞑靼各部。 小杨看的是手脚都在发冷,之前他哪怕是探查边疆能看到的也只是一部分事情。 跟执掌西厂出身的汪直所具有的调查能力一比,那简直就不是个儿! “这九边……是彻底烂透了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