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培训方面人家也做过,去救灾安置十万灾民、现在二十余万灾民都做的有声有色。 面对鞑靼人家也没怂过,到底是没落跑不是?! 国朝终究得讲究一个有功必赏罢?!不然大家谁肯卖力任事?! “臣附议!方志就任提学御史时,就曾斥于唐寅狷狂荒唐。” 却见刘健站出来,躬身道:“后又恢复其功名,取意让其心思收敛多加谨慎。” “可惜……唐寅未解其意,以至于后来生出春闱大祸身受其灾……” 刘健说到这个事情弘治皇帝顿时有兴趣了,不由得问道:“哦?!还有此事?!” 谢迁这个时候站出来躬身应道:“确有此事,其时唐寅挚友文壁多方奔走方复其功名……” “文壁之父文林为成化八年进士,累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后又起复温州知府。” 却见谢迁躬身作揖,沉声道:“文林与臣为乡邻,唐寅春闱案时多来书信询其痛惜其才……” “亦曾在信中与臣提及此事,叹曰当日方志一片苦心付诸东流矣。” 弘治皇帝一听谢迁这话顿时心里一顿:哎哟~!还真是个人才啊~! “诸卿可有其他人选否?!” 唔……假假的咱得问一下嘛,不然不是显得朕太过霸道了么?! 这话问了其实跟没问一样,马文升、刘大夏二人急切之间哪儿找来合适的人手啊?! 这朝堂上下现在受了玉螭虎好处的,囊括除了他俩的所有人。 甚至一定程度上说,他俩将来要是进了元老院也是受了玉螭虎的好处。 “臣,附议。”李东阳首先笑眯眯的表态,老头儿心里开森的就快要飞起来了! 为何啊?!因为之前他儿子李兆先李徵伯跑来找他请教,如何编撰一份幼童就学书籍。 当时他还有些莫名其妙,自家儿子没事儿折腾这个干啥?! 莫非是要往教谕方面发展?!可即便是往教谕方面发展,编撰幼童学书又有何用处?! 当时李徵伯也只是说这是恩师给他的课业,让他尽快编撰好提交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