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难胜蜀道,张小公爷催人忙(下)-《明朝小公爷》


    第(2/3)页

    内河外海经历这次运输后,再从江浙金陵跑一趟回来又能挣一笔。

    江海贸易逐渐繁忙,一众商贾们看到的是银子正在“哗哗哗~”的进账啊!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现在张小公爷提出要修路,收着过路钱、再通路贩货黔东南又贩货回来……

    这特么不是给咱们送银子是什么?!张小财神爷啊!您真是咱们粤北商贾的活祖宗啊!!

    “黔东南贫困苦楚,本督抚却是于心不忍啊……”

    张小公爷接着轻声道:“思虑再三,本督抚决定届时于黔东南亦组‘黔东南货殖总会馆’一处。”

    “些许部族首领,先请他们来粤北观摩一番、体会一番……”

    听得这话下面的粤北商贾们有些莫名其妙,那些部族首领哪儿会这个啊?!

    “要使其知晓繁华,才肯用心采收物产、自发与帝国剿灭沿途盗匪维护商路……”

    却见张小公爷眨巴着那双丹凤桃花,轻声道。

    “些许头人不善经营,所以销售自归‘货殖总会馆’打理。他们有些许股子查账、分成即可……”

    听得这话顿时粤北商贾们心里一顿卧槽!这尼玛厉害啊!

    这些可都是挣钱的好玩意儿,黔东南那地儿啥情况啊?!

    莫说是现在大明朝了,便是到了清朝甚至民国那真心是苦啊!

    康熙五十年黔东南举人包存斋作《饬黔督教民防止疏》里,是怎么说的?!

    “黔素称土瘠民贫,山多田少,地皆刀耕,民多卉服……”

    这“卉服”什么意思?!直白的说就是拿草编衣服穿啊!

    《尚书?禹贡》原句为“岛夷卉服”,意思就是小岛蛮夷没衣服穿用草编衣服穿。

    “卉服”者,即草编的衣裳。

    而这都已经是到了康熙年间了啊,可想而知在更远的大明朝会是啥状况。

    别说是在清康熙年间了,便是到了清末道光时候那情况也没改善。

    那会儿的黔东南粮道郎宝辰作诗怎么说的?!

    “奉檄千山万壑中,闲来比户验民风。所到无非成瘠土,此间不合有贪官。”

    这尼玛贪官都没法贪啊,可见当时的凄楚程度……

    “其部族民亦是我大明子民啊,需劝其下山、派发良种、指导耕作、兴修水利……”

    却见张小公爷眨巴着那双丹凤桃花,望着这些个粤北商贾们轻声道。

    “至于些许部族头人,则需诸位多加招待劝解……”

    这下粤北商贾们就恍然了,张小公爷让他们做什么啊?!

    是让他们带那些个土鳖部族头人们去花天酒地、去潇洒、去爽歪歪,让他们乐不思蜀。

    这玩意儿玩开了,谁还愿耐在深山里做个吃糠咽菜的土霸王啊?!

    那“黔东南货殖总会馆”成立起来,给他们股子分红让他们潇洒。

    那谁在半途上打劫、谁在做反,可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啊!

    这些部族头人们会怎么干?!那肯定是谁挡我财路,我砍他全家啊!

    到时候让他们把族人都迁徙下山,而他们拿着分红银子则是到这粤北来潇洒潇洒。

    族人们得了实惠能吃饱饭,国朝能更好的管理起来这些族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