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着,汪直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张小公爷将很多权力细分,就是为了让陛下您好掌握帝国全权啊。 如今老臣负责军伍谍报司,这是最合适的职位、也是老臣最擅长最愿意做的职位。 若是越职看似能将此事解决,但对帝国长远来说是不利的。 军伍者只从于军伍、只服从于陛下,政务者之从于行政、只服从帝国利益。 这应该成为铁律,才能够让帝国、让皇家更好的发展。 汪直的一番话让弘治皇帝不住的点头,这也是很早之前张小公爷跟他阐述的道理。 军伍者归于皇家,此为皇家只根基。 皇家只需经营好军伍、握住军伍后勤升迁,只要国防军不垮便能保皇家万年。 行政则有些时候必然与皇家的利益产生冲突,但只要皇家掌握军伍其余不过云淡风轻。 刘健表面上古井无波,心底里则是感慨这汪直不愧是先帝看重的人物。 他这一手看似军伍不涉政务,实际上却是斩断了内阁诸部向军部伸手的可能。 我军部如此危急都不插手内阁诸部之事,内阁诸部又有什么理由来插手我军部内务?! 军部成立其实没几年,还在草创阶段。 这个阶段基本定下的规矩,都将会成为之后整个军部运作的铁律。 “善!” 弘治皇帝亦是在朝堂上与这些诸臣们斗了多年了,脑子一转就知道汪直想表达的是什么。 好容易这军权收回到了皇室的手里,再给文官们插手的机会?! 这完全不可能啊! 痴虎儿说的好,这军伍才是皇家的根本。 好容易从文官们的手里,把这军伍拿到了皇家手中。 再交出去,那岂非是傻子么?! 御书房不大,但这里的任何一个决定影响的却是整个大明。 是夜,戴义领秘旨率击技内监十五人随行连夜乔装出京。 快马飞驰,不过是数个时辰便直抵达通州。 整个通州城还在被围困之中,码头上所有人都要被盘查、不得与外人接触。 城内的人则是只许从码头上取货,但不得直接接触对方。 守备全都是身着国防军重铠、戴着面甲的汉子,你甚至连他们的脸都看不到。 县衙里,那位可怜的知县大人已经被赶到了后宅去瑟瑟发抖。 都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自己也附郭京城啊! 怎能如此倒霉?! 前厅里,张小公爷则是和张诚二人在悄然饮茶。 谢玉田不敢放松,依旧在整个通州城里不断的巡查生怕错过某些细节。 “那人还有用,暂时不能死。” 张小公爷轻声道:“诚公,如果确认没有问题还是让医者瞅瞅罢。” 自从张小公爷把那位副总使的嘴巴撬开之后,张诚便不敢再小看这位爷了。 尽管他从前也没有小看,但这一手审讯的本事他自愧不如。 “伯爷放心,那人的口供前后一致应当不虚。咱家已命人诊治了。” 顿了顿,张诚无比诚恳的对着玉螭虎躬身道:“若非伯爷,咱家恐怕将铸下大错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