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师……” 学生们愣愣的望着湛甘泉,而他却举目顺着潮白河往外望去。 缓缓的站了起来,走到了学生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数年来帝国变化激烈,山岚烟雨风波乱!其根,则是在那位少年人身上……” 湛甘泉说着,捻须而笑:“《周易·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为师得悟,曰‘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 老人说着,背着手转过身来往着自己的弟子们轻叹道。 “变之基,乃其人。重于经筵,却不重其人。岂非如鹖冠子《天则》之言耶?!” 学生们听的湛甘泉此言尽皆站起,躬身长揖到底声音恭敬:“谨受恩师教……” 鹖冠子,据东汉应仲瑗《风俗通义》载曰: “鹖冠氏﹐楚贤人﹐以鹖为冠﹐因氏焉,鹖冠子著书。” 班孟坚作《汉书·艺文志》注曰:“楚人,居深山,以鶡为冠。” 其言录下,谓之《鶡冠》。后世又称《鹖冠子》。 《鹖冠子·天则》的那句话,便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原句。 其曰“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声”。 湛甘泉的意思,就是那些蠢货们都只盯着经筵辩场、经筵辩讲。 可他们也不想想,这经筵辩场最终根子在何处?! 那位身形音容隐没于桃林中的玉螭虎,才是这天下变革的搅动风云者啊! 蠢货们居然被这经筵辩讲遮了眼,不知道去探究这根底…… 着实愚钝! 山丹卫,城墙上军卒身着铠甲无比紧张的四处巡查。 从十数日前山丹卫外就开始发现有鞑靼的精骑在活动,整个山丹卫顿时无比紧张。 周边百姓甚至连夜迁徙出城,撤往后方大城先行暂待。 而此时的山丹卫是什么情况呢?! 《重刊甘镇志·兵防志·军制》载: “原额兵六千七百七十名,实际一千五百五十一名”,这特么是个兵员缺额高达五千多人的卫所。 这片区域又有多大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