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十余万占婆军临阵倒戈,恐怕安南要平息他们都得元气大伤罢?! “平占婆之乱,必为此番事宜重中之重!” 黎廷彦双目炯炯,望着黎鏳沉声道:“此事……陛下不得不慎!” “且,这些占婆军卒当管束起来、又须稳住军心。” 黎廷彦很快的将自己的想法梳理了一番,对着这些朝臣们娓娓道来。 如果现在就开始对占婆军伍的调查,说不准就会人心浮动。 最终他们不反都可能会被逼反,所以调查是肯定不成的。 “调他们到边境防御明军,再有我大军督阵!可保其不乱。” 黎鏳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法子。 若是将他们调到边境上去,距离占婆甚远对方也影响不到。 即便是这些人靠不住,十多万人的炮灰还是挺好用的。 “只是……十余万占婆军,当有大将统筹镇之!否则,乱则成害。” 镇得住十余万大军?! 这些个文武大臣们不由得“嗡~”的议论开了,如今安南国多年未动兵戈。 先帝圣宗后期开始,整个安南就开始进入了休养生息状态。 而如今的黎鏳也是以休养生息为主,所以几乎没有人有应付十余万大军的经验。 郑公路这位老臣被提做主帅的原因就在于此,只有那批老臣有经验。 毕竟当时他们随着圣宗南征北战,指挥的大军最多时有二十余万。 “……此为老臣所想,老臣既是已退隐自不当多参与朝中事物。” 黎廷彦说了一番后,对着黎鏳躬身拜下行了一个大礼。 “陛下与诸位大人商议便是,老臣年迈不能久视……情陛下恩准老臣告退。” 这些个文武大臣们听得这话,不由得楞了一下。 心下道,这位崇郡公还真是如传言中一般啊! 恪守律己,毫不擅越。 陛下召他来要听他的看法,他就老老实实的说了一遍。 但涉及到如何制策、派何人前往,他则自请告退不再掺和。 黎鏳沉吟了会儿还欲挽留,但见得黎廷彦坚定的眼神只好让老太监送他出宫。 其余的文武大臣们则是留下继续商议。 毕竟按那位占婆王所言,若是贝尔曼真凑足了五万大军…… 明军的水师未必就不会上岸啊! 可这派谁人负责为好?! 十万大军的话,这可不是小事儿。 如今安南东拼西凑凑起来的军卒,拢共算下来有三十余万。 可真正堪称精锐的,实际上也不过十万左右。 再有十余万占婆军如今心思不明,还需有人管束弹压。 剩下的就不足十万了,半数囤积在边境线上随时准备抵御大明的进攻。 “臣以为,崇郡公可负责管束、弹压占婆军!” 那位阮大人沉吟了会儿,拱手对着黎鏳沉声道。 “我大越之内,若言有二十万大军统帅之能者……恐唯老国公莫属!” 其余的大臣们不吭气儿了,即便是武将那边也没人敢说自己能扛得住。 尤其是这十多万不稳定的占婆军,那堪称是定时炸弹啊! 谁特么脑子抽抽了,要去盯着这一大群的定时炸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