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是真的乡贤,在大多数人都退走的时候这些老者没有走。 他们坚持留下来,组织青壮上了大堤。 这些老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本可以彻底。 但他们选择了坚守,同时也选择了一起承担这份危险。 他们才是真正的乡间贤德! “苦命人身无长物,好在您和太子也不是立即便走的……” 眼见极为老者微微摆手,那青壮们便捧着藤条箱子便缓缓的站了出来。 几位老者颤颤巍巍的走到了箱子前,将箱子打开来。 眼见箱子里放着一件短打,一条扎带裤子。 里面一共是两套,看起来就像是为张小公爷与熊孩子订做的一般。 只是看起来……颇为寒酸,甚至就像是一身的乞丐装束。 这是用一块块的碎布,给贴缝起来的。 所不同的是每一块儿碎布上除了有一个“福寿”纹之外,还缝着一行小字。 “豫南汝宁府三十六寨苦命人拜祝恩公玉螭虎”,事实上不止一片步是如此。 若仔细看的话,上面的每一片布皆是如此! 上面的每一片布,都仔仔细细的被缝上了这么一行字。 这一件短打、这条裤子,是凝聚了三个行省里无数百姓、无数村寨们心血而成! “您的马车,都拿去填堤坝了……” 眼见一名老者缓缓的站了出来,声音沙哑却洪亮。 “咱虽然是穷苦人,却不能不知道好赖!更不能叫您遭罪!赶上来!” 便听得这老者一声沉喝,人群中缓缓的让开了一条道路。 一辆马车“吱吱呀呀~”的从人群中,被缓缓的推了出来。 这辆马车没有从前张小公爷的马车华丽,甚至看起来是那么的老旧。 上面的木块儿,新一块、旧一块儿的。 整辆马车,还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听着、看着,就像是要散架了一般。 仔细看去,会发现每一块的板上、每一根木条上都有着刻字。 这些刻字,就工整多了。 “大明鲁东鄄城十万苦命人,拜祝恩公玉螭虎”,并上有“福寿”纹之。 这辆马车“吱呀~吱呀~”的艰难行来,这看则损之的马车…… 此刻在此地,却显得重逾泰山! 玉螭虎呼吸变得无比沉重,这里的灾情他是知道的。 这些百姓们此时比谁都需要木料,需要哪些上好的木料来给自己修屋子。 然而他们却把自己手中仅有的这些木料,打造了这样一辆的马车…… “简陋了些,还望小公爷莫嫌弃……” 几位老者看着马车,眼底里满是愧疚。 和张小公爷填进去的马车相比,他们的马车却是简陋多了。 没有了华贵的雕装镶嵌,更没有古物装饰。 没有华丽的车型,甚至连木料都没有人家的珍贵。 张小公爷的马车用料乃是琼岛黄花梨古树,都是从琼岛深山密林中耗糜巨大一棵棵运出来的。 伐出山林后还需放置数年,任由风吹雨打剥去杂皮。 留下了坚硬逾铁的油格,而海黄油格的生长是出奇的缓慢和诡异。 数十年的树也许只有拳头粗细的油格可用,上百年的老树甚至可能不过一掌粗细。 甚至一些数十年的树伐下来,里面不过三指粗细的油格…… 可想而知,张小公爷那几辆马车造下来到底耗糜了多少大树、多少料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