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乔智下了飞机,先去了一趟职大食堂。 员工们的工作状态不错。 如今师大食堂比职大食堂生意要好。 但职大食堂的顾客现在提升了老客户通过比率,新客户只占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每天依然是满客。 师大食堂因为刚开业没多久,以新客户为主,暂时对客户的转化率没有要求。 后期要提升粘性,对新客户转化率有要求。等师大食堂积累了一批老客户,便可以考虑打造第三家食堂了。 三食堂会以师大食堂的发展为模板。 师大食堂届时会像职大食堂现在这样,缩减新客户的流量,提高老客户的通过比率,将从网络引来的新流量重点输入三食堂。 乔智心理早就对食堂连锁扩张体系有自己的一套原理。 深层次的数据运算,作为科学扩张的依据。 这才是真正的稳健。 这种发展方式超越了传统餐饮企业的扩张方式。 很多餐饮品牌增加新门店,是以所在商圈的人群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建店之初,会抽样调查店铺附近的流量,以及参考同类对手的业绩情况。 乔帮主的食堂不需要那么做。 它吸引的不再完全依赖所在商圈的流量,重点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吸引顾客。 几十亿的网民,这么大的基数,转化为流量红利,是了不得的客户来源。 因此在筹建新店之前,先计算后台的新顾客的数据,老顾客再访数据,如此便可以决定是否到开店的时机,甚至还能提前推算出开店盈利多少。 很多其他城市的顾客慕名而来,不会在乎你这家店是在琼金的东城还是在西城。 他们是冲着食堂而来。 食堂在哪儿,直奔前往。 在新餐饮运营思路中,空间距离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缩短。 万里之遥,宛如在眼前。 乔帮主的食堂,业绩好坏,不再看天气或者看市场。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计算,便能预测出未来一个月的增长趋势。 乔智对自己的这套管理运营模式很自信。 算不上后无来者,但至少前无古人。 而且,这种模式是很难复制的。 不出意外,这将是未来新餐饮和老一代餐饮模式的分水岭。 老一代餐馆看天吃饭,新一代餐馆看数据吃饭。 当然,餐饮企业万变不离其宗,制作出能让客人称赞的美食,那才是王道。 其他都是花里胡哨。 乔智对厨师团队管理得很严格。 沈贤被升为总厨,乔智对他经常渗透一些管理理念。 甚至打算等合适的时机要给他报一些专业课程,让他多多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 对沈贤的要求必须要提高。 也是因为自己对他更加重视和依赖。 沈贤抱着一堆资料,递给乔智。 乔智翻看了一遍,奇怪道:“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厨师招聘,除了主厨级别之外,你和陈姐商量着办就好了。” 沈贤道:“最近这段时间投递建立的人特别多,我已经筛选过一批,剩下来的这批人都很优秀,我也不知道怎么选择,让你过目,帮忙物色一下。” 乔智笑了笑,沈贤还真是铁憨憨。 放权给他,他却不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