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举头闻鹊喜-《大美时代》
第(2/3)页
万长生连忙帮着在手机上搜索莫奈,还给导师过目确认了,才指定给费雪雁:“尝试下,本来这个写生活动,就是希望大家能放松调节下,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这个进度还是可以了。”
这话是真没错。
万长生总结出来的强化手法,用在从六月就开始基础训练的两位霸身上,进步非常明显。
特别是对渣来,琢磨动脑是非常枯燥的事情,可霸就觉得解题是种乐趣,甚至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快感。
他们深谙习方法,也懂得怎么调整自己的状态,更何况还有非常明确坚定的方向。
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徐朝晖甚至得很轻松,但他的素描色彩已经很有些章法。
万长生早就总结过,在艺考强化补习班这个阶段,并不太看重天赋,而主要是习能力,所以高中以前的生这套没啥用,进了高中文化成绩不错的生再这套艺考强化技艺,就突飞猛进的很有可能考上美术专业。
只是从美院的角度来,特别是国油版雕这些专业更希冀的天赋,就被洪水般的艺考强化给吞没了很难找寻。
这才是老童、老曹他们最忧心的事情。
招进来一帮成绩挺好,可没什么艺术天赋的优等生,怎么出艺术家?
从这个角度来,万长生确实很难得。
从上午九点过十点开始的写生,不到十一点,就基本变成烧烤大会了。
万长生还不得不安排男生,开车出去又拖了十几桶纯净水进来。
他主要就是站在江边,警惕那些嘻嘻哈哈吃了烧烤的生,开始对这看似温吞的江水产生兴趣了,感觉好像站在水边很安全嘛。
好几个大一新生都被叫出来在江边巡逻,反复提醒警告不要靠近岸边,因为江州本地的生就很清楚,这江水每年带走的人都不少。
要是因为写生出了人命,估计培训校也就别想开了。
所以各家院校不愿意搞这些事情也是有原因的。
风险太大了。
可万长生觉得是值得的,在短短的四五个月习中,艺考生们是充满希望的年轻人,而不是机器。
他们大多是十八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来美术,探索自己未来的艺术道路,而不是当个不会思考感受的机器人。
半数时间呆在碑林池塘边后山上的万长生,当然不会去跟生们抢烧烤吃,目光有些不聚焦的随意飘洒在江对岸。
差不多一年时间了,从当初来到这里,这一年他过得前所未有的忙碌。
观音村的日子安静从容,没有人会催促万长生要做什么,所有事情都是他有条不紊的自己决定进度。
可这一年,特别是参加高考补习班以后,万长生把自己的时间骤然压缩了很多,在单位时间里安排了很多事情,直到进入美院以后,更是每天几乎都忙到熄灯前,才踩着时间点赶回寝室睡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