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立旗-《魔临》


    第(2/3)页

    不是不知道这般做不好,而是真正的不得已而为之。

    但在田无镜治下,却没有这个问题,至少,不是普遍的问题。

    若是无法亲自走入这座军寨,没能真正触摸到这支兵马的核心,你就无法感知到田无镜对于这支以靖南军为主的伐楚大军的作用。

    定海神针,是真正的定海神针。

    让数十万放出去绝对是一方祸害无法无天的大老爷们儿,在这里规规矩矩扎营立寨,这事儿,真的不容易。

    勒住缰绳,

    下了貔貅,

    郑伯爷徒步向前,

    王帐,是中军大营的根本,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界限圈住了这里,挡住了外面的所有喧嚣。

    “老朽,见过平野伯爷。”

    醉仙翁终于等到了平野伯。

    郑伯爷还记得这个老者,这老者身上,挂着密谍司的官职,时而在燕京时而在北封郡,眼下,居然又到了这里。

    他算是卖与帝王家的最佳体现了,得了自己想要的,却也没失去自己的闲散自在。

    世上很多事情,难以两全,无非是看一个度,能否掌控拿捏得住。

    “见过仙翁。”

    “多年不见,多年不见啊。”

    再多的话,醉仙翁是说不出来了,毕竟,他当初和郑凡不过是浅浅几句的泛泛之交。

    “仙翁依旧精神抖擞,令人艳羡。”

    “哈哈哈,伯爷还年轻气盛,如旭日东升,怎会在意老朽这夕阳落幕之年岁?”

    “王爷在里面?”

    郑伯爷问道。

    和眼前这位,他的确是没什么好聊的。

    再者,前些日子薛三带回来的扈八妹,让郑伯爷对这些真正有道行的术士,产生了些许警惕。

    虽说藏夫子于燕京城斩龙脉时,燕皇大气磅礴,浑不在意。

    但那是因为人家是燕皇,人家有南北二侯有数十万大燕铁骑作为后盾;

    自己呢,

    可不想真的应个什么狗屁箴言最后被当作中世纪的女巫给绑起来烧死。

    醉仙翁点点头,侧开了身子,让开了路。

    郑伯爷走向前,

    但肩膀,却被醉仙翁按住。

    郑伯爷目光一凝,

    他不信在王帐范围内,在田无镜眼皮子底下,敢有人对自己不利。

    “伯爷,有件事忘了,这是老朽亲自画的安神符,请伯爷收下,全当老朽为伯爷这次大捷贺。”

    郑伯爷伸手接过了符纸,却只是捏在了手中,没有送入自己怀里。

    当初姚子詹也送了自己一张符纸,说是能辟邪,但……自己身边缺什么都不缺邪。

    掀开帘子,走入王帐。

    郑伯爷顺手将符纸放在了手旁的一个架子上。

    田无镜坐在帅座上,手里拿着一尊酒杯,只是在看着。

    “末将复命!”

    “坐。”

    郑伯爷坐了下来,很快,一名亲卫进来,送上一杯酒,没有酒壶,也不可能续杯。

    “王爷,西山堡守将,周怀宗、奉远阳被俘,石成谋战死,末将离开时,李富胜正命人清理残余。”

    田无镜点点头,道:

    “东西二堡被拔,下面的进展,就可以快多了。”

    “是的,王爷。”

    “宫里来了口谕,陛下问,这仗,还得打多久。”

    郑伯爷的眼睛当即一亮。

    这一抹神色,被田无镜捕捉到了,他依旧盯着自己手中的那尊酒,只是微微摇头,道:

    “也不知收敛一些。”

    “在王爷面前,末将不用收敛。”

    “这场仗,得打得再快一些。”

    若是燕皇未能撑到伐楚结束,一旦驾崩,将对整个伐楚前线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果说田无镜是大燕军中定海神针,那么燕皇,就是当今大燕局面的安山符。

    大燕的平衡和如今的万众一心,看似红红火火,实则,这平衡,很是脆弱。

    也就只有燕皇坐在那个位置上,才能让大燕百姓节衣缩食,勒紧裤带,将丈夫子侄送到前线,为大燕,打下这场战事。

    燕皇,是民心所系,也是朝野各方面政治势力所系。

    至尊之所以被称之为至尊,是因为他将天下家国,都扛在了肩上。

    就像是郑伯爷熟悉的另一个时空内历史中的始皇帝,他在位时,四海风波平,刘邦项羽只能跪伏在銮驾一侧,山呼万岁。

    他驾崩后,牛鬼蛇神就全都冒出来了。

    牛鬼蛇神?

    郑伯爷微微皱眉,怎么把自己也给骂进去了?

    “王爷,陛下,到底会让谁继位?”

    郑伯爷开口问道。

    他现在对着田无镜的面说话,已经很是无所忌惮了,毕竟是一家人。

    而且,是田无镜先告诉自己,陛下龙体有恙。

    你开了头,我就接着。

    最重要的是,田无镜虽然是二皇子也就是太子姬成朗的亲舅舅,但这舅甥二人的关系,其实很微妙。

    田无镜似乎一直未曾将太子当作自己的外甥,

    而太子,很可能因为自己母后的关系,也不会将田无镜当作自己的舅舅。

    自去年起,太子的日子得多惨?

    一是和郡主的大婚告吹;二是自己辛苦操持的科举最后变成为六皇子做嫁衣;其母后,也猝然薨逝;

    一连串的打击之下,太子的位置,东宫的地位,可谓是危如累卵。

    这个储君,当真是如坐针毡。

    当然了,在如此强势的父皇面前,这太子,本就难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