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进展很慢,难题不少。”姚东明沉声说,“前段时间我们去看过,沈霍伊焦头烂额,总师挺斯文的高知识分子,都给逼得要拿起落架砸人了。” 李战皱眉,“发动机问题?” “反而不是。”姚东明说,“是航电,主要是飞控系统。他们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侧卫系列战机最大的隐患。可以理解的,歼十出来之后他们压力很大,肯定是想要一鸣惊人重夺老大的地位。” 李战笑了,说,“怕是订单问题吧?看着成洛马吃香的喝辣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新生产线装配一条又一条,沈霍伊不眼红才怪。” 笑了笑,姚东明说,“白师长也是这么说的,一针见血。” 李战问,“在四杠幺科目里,你们遇到什么问题?有心得吗?” “有。”姚东明严肃起来,道,“主要还是低空突防过程中的飞行问题。长时间的掠海飞行十分困难,双座战机勉强能支撑,歼十一b跟着跑了几趟,差点发生坠海事故。” 李战缓缓点头,“这就可以确定一个关键问题了,执行远程奔袭尤其是低空突防打击任务的战机,双座是首选。这可以为未来的战机研发确定了指标。” “是的,双座战机的优势非常大。”姚东明说道,“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想得最多的是敌人是什么情况,战场是什么态势。” 李战说,“战场情报获知?” “是的。”姚东明说,“如果有预警机提供情报支撑,成功率至少能提升三成。甚至在完成了对地突袭后,我们这些歼轰立马可以变成歼击机加入空战。” 离开了地面导引的战机就是没了线的风筝,战场的分配、战机的引导、战斗的组织,这些都需要地面指挥所来进行。受限于地球曲率,地面雷达的盲区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下,地形形成的杂波更是会淹没目标。 把地面指挥所搬到空中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中国空军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了这个认知,海湾战争之后的认识更加深刻,因此拼了命地大力发展大型预警机,哪怕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几年才慢慢的形成一些战斗力。 “我们在尝试是否可以和预警机部队建立一种长期的协同训练机制,通过正在试验的数据链,可以完成彼此的数据交互。”姚东明说。 李战心里动了动,问道,“我的苏两七有加入数据链的条件吗?” “没有。”姚东明说,“主要是太老了,师父,你们那些苏两七外表光鲜还挺霸气,沙漠迷彩,非常好看,可是机体寿命已经快到极限了。你应该很清楚二师那帮人用机有多狠。” 李战顿时失望了,叹着气说,“是啊,太老了。机务那边跟我说,顶多就再飞五六百个小时,满打满算一年时间。唉,我现在是急得不行。按照保证战斗力延续的原则,我们现在就应该改装新战机,形成战斗力之后老机退役。” “五六百个小时就飞一年?”姚东明吃了一惊,“师父,你们用机比二师还要狠啊!他们顶多就三百多个小时一年。” 李战摆了摆手说,“不说这个。说回刚才的问题。你迫切要和预警机部队进行协同训练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战场情报对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