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信的目的还是给他的南方荡寇军寻找一个根据地,而凤阳那地方还是可以的…… 那里的确穷一点。 但那里却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控制江淮的战略要地,对江南拥有高屋建瓴的战略优势。 临淮关浮桥是淮河上唯一的桥梁。 直通清流关的大路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国道。 在那里建立一个基地,以民兵为依靠建立一支真正的强军,基本上就具备了对长江下游沿线所有城市的快速干涉能力,至于穷的问题更好解决,正好在那里推广新作物。 当然,杨信目的并不只有这些。 “改革卫所?” 天启疑惑地说道。 “是的,太祖创立的卫所制度其实是好的,只是后来被搞坏了,但好在这个制度还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进行改革,也就是统统按照我之前在无锡搞的,把卫所军户民兵化,取消他们在军籍下的所有限制,然后把原本他们耕种的那些官田按照三四成地租租给他们。 原本军户是上交一半给卫所。 但问题是在军籍体系下,这些粮食都成了养肥那些世袭将领的。 而同样在军籍体系下,军户必须服从这些将领,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后者的事实上农奴。 既然这样咱们就推倒重来。 先把凤阳做一个试点,我从山里招募的那些棚民荡寇军,在处理完无锡的事情之后就暂时没用了,但也不能把他们解散,这些人真得很好用,臣的意思是继续招募,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凤阳,就像天津的一样垦荒。但对外不要说是去改革卫所的,就是单纯给他们一个安置点,凤阳一带的荒地太多,那里最适合他们垦荒种田。 这样凤阳各卫的将领们不会反对,甚至为了巴结臣还会配合。 然后他们就可以在那里扎根。 接着臣再去改革凤阳各卫,那时候那些将领想反对也没用了。” 杨信说道。 “准,这些人一切都照天津的荡寇军,开垦出的荒地也算兄长的,左右这次我也该给兄长封赏。” 天启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 两人迅速抛开政务,开始继续研究科学。 准确说是杨信给皇帝陛下解决这段时间遇到的疑惑,尤其是设计中的皇极殿钢筋水泥化问题,实际上也没多大技术难度,本身他俩计划的只是用钢筋水泥来替代那些成本夸张的楠木柱子。杨信根本就没想过在皇极殿使用钢筋水泥的房梁,目前他又不能提供真正钢筋,最多只能制造锻铁筋,这种东西做柱子问题并不大,但做横梁还是不太敢的。 横梁依旧木制。 只要能把那些楠木柱子替换,三大殿造价直接下降一半。 那些巨大的楠木是三大殿的主要成本,这东西必须从南方的山林砍伐然后无数人力拖出来,再沿着长江运河一站站送来,每一根柱子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没有这些柱子,三大殿本身花不了多少钱。 锻铁筋加水泥足够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锻铁不是钢,但无非也就是加粗而已。 没多大点事。 皇极殿说到底也就是个连房顶算上的八层楼而已。 如果不是太过于毁三观,在一些不重要部件用竹筋都能撑住,另外还有一个成本巨大的组成是那些雕像,但这个目前天启已经解决,用石头雕像的确很耗费人力,但拿水泥做一个就无所谓了。就天启刚才骑的那条龙,如果真要工匠人工恐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皇帝陛下总共也就带着几十个工匠花了半个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