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汪举人和杨明远一边喝着芝麻糊,吃着汪举人小厮摊的油饼,一边笑道: “一个人赶路多不自在,路上总是会少一些关怀。 咱们这些人跟在宋孝廉后面,省了太多心。 这冬日赶路啊,也不觉得孤孤单单,倒是热闹至极。” 杨明远说: “我看到的是宋举人施恩于许多人。 听说前面有大村庄,招待起来能比这里更周到,宋举人却让镖局常年光顾这里。 难怪进了村,这里的老先生就对他真心诚意的道谢。这里,想进城卖柴挣个针头线脑的铜板钱都不便。 宋举人总是能顺手就帮助更有需要的人。 想必,咱们之后的路还会入住许多贫穷的小村。”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杨明远放下饭碗,不仅感慨的念了出自《荀子》的话,而且又脱口而出念了出自《云笈七签》里的一段话。 汪举人含笑点头赞同:积德行善之家,会恩泽及子孙的。 连同杨举人后面的那段话,他也很是赞同。人如若长期行善,确实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这第一晚,可不止这两位举人在夸赞宋孝廉,其他各屋里的举人老爷们,也很是感念结伴而行的好处。 五十六位举人,将来遍布各地当职。 他们过后回忆过,似乎和宋孝廉之间的缘分,并不是从参加婚宴而起,也不是那次茶馆聚会,而是从一路同行的第一晚开始的。 第二日,举人们收拾妥当,望着老乡:“住宿费多少啊。” 淳朴的老乡们搓着手,心里有点没底气道:“回老爷话,八十文。” 八十文是不是有点要贵啦? 可是柴火都给捋的齐齐整整,骡子水都恨不得给煮开晾凉了喝,屋里打扫的比过年干净,还让村里刘老二特意正月初十进城买了蜡烛和灯油。 就为了这一天,刘老二带村里几个小子挑担子为进城走了一天一宿,族长伯说,招待的档次上去了一点点,要开口说这些铜板的。 咱没糊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