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找到治疗方案了-《卫勤尖兵》
第(2/3)页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枪伤伤道及其周围组织可分为原发伤道区、挫伤区和振荡区 3 区,其中挫伤区为紧靠原发伤道的组织坏死区,挫伤区之外为振荡区。
笔者课题组于近年来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和常规病理学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枪伤组织应分为原发伤道区、凝固性坏死区、组织碎裂区和组织变性区 4 区。
其中凝固性坏死区和组织碎裂区相当于挫伤区,但凝固性坏死区为不可逆坏死,需清创切除;
而组织碎裂区仍具有修复能力,应予保留,故将两者分开命名。
4 区分区法明确了枪伤清创范围,对解决枪伤保守疗法和彻底清创疗法的争端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各区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仔细阅读完了这篇文章,苏杨大为振奋,因为这是一篇提纲挈领的文章,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
在这之前,苏杨对枪伤的理解基本都停留在经验层面,并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但这一篇文章从枪伤的理论发展讲起,最后以我国著名专家的理论结束,把枪伤的处理从理论到方法都做了一个归纳性的总结。
所以可以这么说,这篇文章就像一盏灯一样,一下就给苏杨指明了方向。
他之前的经验和这一篇文章的理论起来起来后,就像雷-管和c4结合,一下就产生了强大的威力!
读完了这一篇文章,苏杨又接连查阅了国外的一些资料,之后,他恍然大悟,猛地一巴掌拍在了手术台上。
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了!
按照 ordog 等提出的四型分类方法,这个伤者的射击距离均< 5 m,均为近距离贴腹部霰-弹枪伤,伤者腹部组织损伤严重。
患者受伤特点符合近距离霰-弹枪伤特点:(1)就皮肤受损面积看,两者均不大,入口处有皮肤缺损或灼伤,与远距离霰-弹枪伤不同。由于距离近,霰-弹枪铁砂弹射入体内后,其速度快,能量高,射入深。(2)由于铁砂弹数量巨大,使其损伤范围广,可致多个组织器官损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