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确定主攻方向-《卫勤尖兵》


    第(2/3)页

    战伤性大出血通常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若出血未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极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现代战争经验表明,战伤性大出血是战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尽快控制严重的大出血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并可显著降低由脓毒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的迟发性死亡的风险。

    目前用于控制出血的技术主要包括止血敷料、止血带以及一些新型止血装备,分别适用于不同部位的出血,且止血效果各异。

    近年来,院前出血控制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军事武装冲突如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为战术战伤救治指南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对而言,我军在战场止血方面的研究,其实是远远落后于美军的,就比如眼前的战伤急救,我军的方法基本还停留在止血带止血这种层级上。

    近年来,由于战场止血带的广泛应用,四肢战伤大出血死亡率已显著下降,而躯干战伤出血逐渐成为战场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的首要因素。

    在常规武器战争中,致命性大出血仍是战场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自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武装力量医学调查部及死亡调查局的军事医学专家对2001-2011年美军4596例大样本战伤死亡的分析显示,        24的院前死亡是“潜在可预防的(potentially        preventable)”;在可预防性战伤死亡中,致命性大出血高居榜首,占909。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有超过2500名士兵因四肢伤大出血死亡,占死亡伤员的60,位居可预防性战伤死亡的首位。

    这种状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得到了根本扭转,由于在单兵急救包中加入了新式止血带,使得这一比例降至2-7。

    然而,在四肢伤大出血死亡率大幅下降的同时,躯干战伤出血成为了战场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的首要因素

    而躯干战伤出血,用止血带什么的几乎没多大作用,所以,尽快研究出新型的止血方法,无疑是摆在我军卫勤保障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

    目前,针对躯干战伤的战术救治装备和技术,我军还主要停留在三角巾包扎等效果欠佳的早期技术。

    美军对躯干战伤出血的控制高度重视,且已批准列装了一大批新研发的装备。这些装备部分虽已通过了        fda的认证许可,但仍只是在动物、模型或尸体上经过测试,或仅为个案报道,未经历过大规模实战考验。

    积极研发躯干战伤战术阶段的救治装备和技术,是现阶段战术战伤救治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军应借鉴外军经验,积极面对躯干战伤救治的严峻挑战,努力提升战术战伤救治水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