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低氧血症-《卫勤尖兵》


    第(3/3)页

    经苏杨仔细研究,诊断为外侧基底段肺动脉(直径为6    mm)和动脉瘤囊之间存在侧-侧瘘管,血液流入增大的肺静脉(直径为8    mm)和远端肺动脉(直径为6    mm)。

    患者左后侧胸壁未闻及持续性杂音。

    很显然,这就是一个枪伤多年后的重型低氧血症,枪伤引起胸部贯通伤,贯通伤引起创伤性肺动静脉瘘。

    只是此时,这个肺动静脉瘘还比较小,不容易引起发现,所以患者的低氧血症的原因,无论是哪一个医院的医生都无法查到。

    只有长大了才容易看到,但那个时候,患者的病情就比较凶险了!

    虽然胸部贯通性创伤为常见的急症,但由本病引起的创伤性肺动静脉瘘(pavf)却十分罕见。

    dairywala等曾报导过1例创伤性pavf和4例相关文献。临床表现可为急性发病,亦可于创伤后多年发病。

    目前对先天性与获得性pavf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部放射检查、多探头ct扫描以及ttce3。

    患者早期症状与近端动静脉瘘及大量分流相关。肺血管造影可用于对本病的治疗。先天性pavf通常与毛细血管端-端异常相关,在rendu-osler-weber病患者中更是如此。

    而创伤性pavf(尤其是近端病变者)属于侧-侧分流,并继发于肺动脉和静脉壁的损伤。

    pavf的治疗方法为封闭向动脉瘤囊供血的动脉。

    该患者体内存在来自气管动脉的体循环-肺循环逆向分流,所以仅封闭肺供血动脉、而不封闭肺引流动脉(动脉瘤囊后的永存肺动脉)是很难进行的。

    但通过2个封闭器成功地封闭肺动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治疗方案,与血管内封闭不同,即切除左肺下叶而不保留肺实质。

    但经过系统的试验性治疗检验,还是第一种治疗方案对患者更有利,所以苏杨最终选择第一种治疗方案。

    所以,苏杨选择以下治疗方式:

    首先通过直径为10    mm的封闭器封闭了引流动脉,再通过直径为12    mm的封闭器封闭了供血动脉。

    术后,患者在正常呼吸下pao2增加至75    mmhg,此时还残留6%的生理性分流。

    通过多探头ct血管造影进行了3个月随访,可见动脉瘤囊和引流静脉缩小。

    1年以后,ttce示由右向左的微泡流动征象消失,患者在正常呼吸时o2饱和度为96%。

    患者最终完全康复,生存状态良好。

    苏杨的多探头ct血管造影法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枪伤16年后的重型低氧血症宣告成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