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考场上-《我什么都懂》


    第(2/3)页

    沈欢所在的考室只有20来个人,互相的间隔都很开。

    监督这个考场的是附近一个大学的数学教授格雷格。

    加州的大学非常多,有名的大学也很多,所以想要找几十上百个教授来监考,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格雷格教授并不算是知名教授,不过他对于数学的追求还是很热切的。

    在知道自己监考的考生之中,居然有沈欢时,他都有点兴奋,同时还有一点朝圣的心理。

    其实在这一次的56届奥数竞赛之中,当组委会发现了华国队的参赛名单中,居然有沈欢的名字、而沈欢恰好正是提出了“沈欢命题”,并且又开始在论证“沈欢猜想”、一步步的走近“费马大定理”皇冠的天才数学家时,他们都有过激烈的争执。

    许多人觉得,像是沈欢这样的可以称之为大数学家的人,来参加国际奥数比赛,纯粹就是华国队作弊。

    因为沈欢肯定能拿一个42分的金牌回去。

    奥数竞赛的竞争非常惨烈,常常都是团队的1分,就决定了你是否能获得团体金牌。

    更别说加上这么一个国际级的数学家,那就是直接占了一个满分名额,对团队士气提高非常大,对别的队伍也不公平。

    去年整个竞赛的满分也只有5个人,前年更加的恐怖,才2个人得了满分而已!!

    可另外一群人却认为,奥数比赛是选择的高中的学生来参加,沈欢无论做出了多大的数学成就,他依旧是一个高二的学生,那么从规则上来说,就是被允许的。

    你不能因为别人的学生太过聪明,就不顾规则,把他挡在考试场之外。

    规则在没有修改之前,一定要遵守,否则一切的规矩就没有了意义。

    最后还是后面这部分人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因此才有了沈欢能参赛。

    事实上,沈欢在这个考场上,的确是很轻松的就把第一天的三道题做完了,总共只花了1个小时左右。

    然后他就把试卷反过来压在了桌上,自己开始拿起了纸和笔,重新写写画画起来。

    格雷格教授实在是有些忍不住,走了过来。

    他拿起了沈欢盖着的试卷,然后看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证明和计算的过程。

    格雷格不是组委会的人,不知道题目是什么,他对于这些题的兴趣也不大。

    看到沈欢果然这么快就做完了题,格雷格转而看向了他正在做的事情。

    “你这是在……推理‘沈欢猜想’?”格雷格看到熟悉的图形和推理过程,不觉有些惊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