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过桥-《异界小吃店》
第(2/3)页
还有一个小众版本,可能没有那么美丽,说滇省人从古就热爱米线这道小吃,但以前的人在山上劳作,来不及回家做米线怎么办?
若是早上就做熟米线带上山,等到中午时肯定泡烂了。
但这难不倒勤劳聪明的滇省人,于是开创性地将米线和高汤分离,高汤用保温手段带上山。
等到饭点,再将米线倒入高汤,一份美味可口的米线就做成了。
其实不必纠结于哪个故事版本最符合现实,反正过桥米线好吃就对了。
秦飞这会儿已经吸收了系统的技能灌输,咽了咽口水,若是不做份过桥米线当宵夜,肯定睡不着的。
做一份过桥米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总体分为三部分,汤、米线、拼盘,三者缺一不可。
先熬汤,将排骨、鲜鸡、鲜鸭洗净剁块,焯水去腥,然后加姜块,腊肉,盐等辅料,开始熬汤。
这个过程大约要熬一个小时,秦飞抽空去制作米线。
米线分为酸浆米线和干浆米线,因为前者比较复杂,秦飞准备做干浆米线。
先将大米打磨成粉,接着用水混合米面,不能太干,不能太稀,否则都无法成线,又或者影响口感,这需要经验来决定。
接下来压制米线,原则上来说需要一套专业工具,但秦飞为了省事,借用了酸辣粉的做法,将米面团放进小孔漏勺中,用力挤压。
在重力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米面成线,慢慢滑落,下方烧着一锅开水,米线经过烫煮,迅速捞出至一旁的冷水中成型。
白嫩弹滑的米线就做出来了。
若是做多了,米线可以拿去晾干保存,今后再用水泡开,口感是一样的。
现在高汤,米线都有了,只差最后的拼盘。
拼盘没有太大的讲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决定,秦飞现在有草鱼和猪肉,便将其切成薄片。
肉片一定要薄,不是商家抠,实在是厚了烫不熟。
又切了点素丝,黄瓜豆皮什么的,现在可以“过桥”了。
将浓浓白白,肉香四溢地高汤先盛入一个大盆,汤的表面有一层油,看起来没有冒气,实际上温度非常高。
接下来,往汤盆里下入生肉片,待得肉皮差不多被烫熟后,再倒入素丝和米线。
静置片刻,撒点葱花、韭菜碎,过桥米线大功告成。
吃过桥线,除了筷子,一般会配个勺子喝汤,秦飞舀上一勺,吹了吹,送入口中。
汤汁融合了鸡鸭排骨的肉香,浓郁厚重,鲜美至极。
若是味蕾敏感,可以体会到后面加入的生肉片所带来的独特味道,不腥,反而是一种食材的极致鲜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