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海拔5190(3/4)-《天路客栈》


    第(2/3)页

    眼前的景色甚至都能让你体会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还真不是吹,站在这里你静下心来,真的是能感触到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

    反正咱们的刘大官人站在这里就觉得自己好像要乘着风飞起来了……

    四个人都是一脸的意动神驰,然后被灌了一肚子风之后,注意力这才被前方那块巨大的石碑吸引住。

    相比于客栈东边的那块念青唐古拉山的纪念石碑,这块直接墩在地面上的石碑无疑要更大。

    石碑大体呈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高度和宽度都超过了三米。

    离近了之后就能看清楚石碑上的字。

    面对石碑从左往右依次是藏文、汉文的“那根拉”三个字,中间则刻着字体小很多的一首诗,诗下面是英文。在石碑的最右面则是醒目的“海拔5190”字样。

    土黄色的石碑,红色的字体,再加上这里的海拔高度和周围的景色,让这块石碑显得极有气势。

    “这谁弄得啊?怎么把这石碑给烧了?还有,这边怎么还缺了一小块?”墨兰有些气喘,但语气显得有些很不高兴。

    确实是这样,原本这块石碑应该是完美无缺的,但可惜的是,这块石碑的左边缺了挺明显的一块,而在石碑中间的上方,也就是那首诗的上方,不知道怎么就烧黑了一大块……

    这两个巨大而特别显眼的缺陷,让这块原本应该完美无缺的石碑变得有些让人心疼、气愤……

    不过略过这两个缺陷,这里的景色还真不是盖的。

    老刘给老爹老妈拍了很多照片,还录了不少的视频。爷儿俩还尝试在这里点根烟抽一口呢,结果从下面带上来的普通打火机在这个高度果然打不着。

    至于楚倩,则呆呆的站在那块石碑前盯着那首诗在看。

    给老爸老妈拍完照片和视频之后,老刘就凑到了楚倩的身边,然后他就听到了楚倩的喃喃自语。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老刘抬头看石碑,才知道楚倩念叨的就是这座石碑上的那首诗。

    诗下面有作者的名字——仓央嘉措。

    老刘挠了挠头皮小声的自语:“这个名字听着怎么这么熟悉?”

    楚倩扭过头看着身边的老刘笑了笑,“仓央嘉措是六世仁波切,他还是高原最著名的诗人。”

    “啊?他是一位仁波切?”

    “嗯,真正的仁波切。”楚倩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刻在这块石碑上的这首诗是从他那首著名的《那一世》中节选的两句诗词。真是太优美了!”

    老刘又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皮,这种诗词什么的对于他这个学渣来讲太过于深奥。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楚倩轻轻地念着,“听过这两句诗吗?这也是他的作品。”

    老刘继续挠头皮。

    “还有这句,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笑那悄然而逝,飞花万盏。”

    ……

    楚倩一连念了好几首诗词,可老刘一句都不懂,但他看得出来楚倩正进入到一种很奇妙的状态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