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青年,正是当朝太子,沈苍生。 沈苍生脸上带着嘲讽,说道:“这四年,父皇有意不作为,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沈苍生轻轻一弹,指尖的柳叶仿佛一瞬间化作利剑一般,激射而出,在河面上划开一道水流。 沈苍生说道:“我大夏皇朝,什么时候设立了国师一职?” 身后的侍女说道:“这四年,陛下有意不作为,二殿下他亲近儒家,像是要收买儒家。” 诸子百家,乃是各个学问的奠基人,也是促使大夏皇朝繁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发展,诸子百家的野心越来越大,已经不满足在民间了,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朝堂之上。 “没有想到,本太子四年未曾回京,老二整出这么多的事情!” 沈苍生目光中,露出一丝凌厉,说道。 “现任国师的人正是儒家巨子,而自国师上任以来,儒家的发展一日千里,隐约之间,力压其他大家一头。” 司棋说道。 “走,先去会会这位国师!” 沈苍生一步迈出,已经是数丈之外。 现任国师,乃是儒家巨子,孔儒生! 孔儒生,一身学问,达天人之究,现如今正在姑苏城内。 道府中。 “哈哈,国师大驾,下官有失远迎!” 道台拱着手,大笑道。 孔儒生,年纪五十岁左右,银发白须,一身白色衣袍,凭空又给他添了一道出尘的气息。 孔儒生笑笑说道:“道台事务繁忙,是老朽叨扰了。” 孔儒生拱了拱手。 江南道,道台苏护,曾是镇边大将军,因为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从此再也无法拿起刀,辞去武职,转而成了文官。 大夏皇朝,即便是文官,身上也带着武艺,这一点是大夏的特色了。 所以,在大夏皇朝中,每一位文官,都有着一个武将的梦。 这也是大夏皇朝为什么是大国的原因。 苏护脸上带着笑容,说道:“今晚,本官已经在醉月楼为国师定好位置,为国师接风洗尘!” 孔儒生一听。 脸上都出欣喜,连忙应到。 一道的道台,乃是正二品,更何况还是在帝都之外,实力远远要比帝都的正二品官员权力大得多。 即便他是国师,在面对一方道台的时候,也不会把姿态摆放的有多高。 要是道台不甩他,他也没有办法,毕竟,国师一职,现在还只是挂名,只是陛下点了点头,而没有圣旨诏令明确,所以,苏护此举,已经是大大的抬举他了。 道府后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