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张:腊八节(五更)-《大唐第一村》


    第(2/3)页

    祭祖敬神之后,人们还要逐疫,古时最常用的医疗方法,就是驱鬼治疾,有没有用先不说,反正就是图个心安。

    所谓的驱鬼,来源于先秦的“傩”典,在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后世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

    再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被称为“法宝节”。

    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至于为什么腊八节要喝一碗腊八粥?

    鬼知道,反正就好比睡前要闭眼,醒来要睁眼一样,这碗粥就这么喝了几千年,反正你爱喝不喝,腊八粥都没有在你的生活中消失过,还记得小时候那罐黏稠得不要不要的八宝粥吗?

    当然,除了喝腊八粥,腊八节还有许多独有的习俗。

    比如:吃腊八豆腐(安徽黔县特产)、吃腊八蒜(华北地区)、煮‘五豆’、腊八面、吃冰等等,据说腊八节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后,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还有麦仁饭(青海西宁)等等一些富含本土特色的食物。

    至于朔方,因为关中平原物产丰饶,集齐八种作物并不难。

    席云飞一大早就被母亲挖起来祭祀天地神灵,还有刘氏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的两块灵牌,赫然是他的姥爷和姥姥。

    祭拜过后,席云飞才意识到今天竟然是腊八节,想起前世在幼儿园分到的那一小碗八宝粥,席云飞莫名的有点心酸。

    “娘,腊八粥煮好了吗?”席云飞颇为期待的朝刘氏望去。

    刘氏闻言一怔,恍然道:“你是说煮五豆吧?”

    “煮五豆?”席云飞愣了愣,好像也有这种叫法,因为有些地方凑不齐八种作物,就用五种豆子代替,所以并不叫腊八粥,而是直接叫煮五豆。

    刘氏笑呵呵的拍掉膝盖上的灰尘,将手上的香烛插入香炉,说道:“不仅有煮五豆,娘还做了你最爱吃的腊八蒜呢,呵呵,走,吃过五豆和腊八蒜,才算是过节。”

    “腊八蒜!”

    席云飞双眼一亮,这腊八蒜乍一听像是黑暗料理,但是喜欢吃蒜的人一定会喜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