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耕种神器问世-《初唐大农枭》


    第(2/3)页

    至于制盐和豆腐作坊,相信,有了这些工具齐全的青壮正规军的建设,最多三五日,就能形成规模,开始高效产出。

    接下来,于秋给苏定方指了地方,定下了营盘,工坊,仓储,以及居住区域的位置,具体的事情,就由苏定方负责安排了,让于秋比较意外的是,刘黑闼除了让苏定方带人过来之外,还派了二十多艘运量超过百石的中小型战船过来。

    想来,洺州地理,刘黑闼是烂熟于胸的,他之所以直接将寡妇村设置为军粮补给基地,正是因为寡妇村在洺州的东边,与刘黑闼目前控制的东北向州县相邻,又紧靠洺水,贯穿上下游,是一个便于从水路转运粮草的地方。

    有了五千精兵参与寡妇村的建设,这里的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只是在苏定方入驻的第一天时间里,就有临近三个州县押解了过千石的黄豆,栗米之类的军粮来到了寡妇村,至此,寡妇村养活几千口人的负担,便卸了下来,连将周边好几座山都采摘挖掘干净了的采摘队,也全部被于秋召回来了,所有人,开始进入了一段紧张的耕种时期,因为,适合耕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清晨,一架四犁头的大犁车被套在了两头雄壮的犍牛身上,每个斜角犁头的下面,都有几个可以转动的滑轮,这是用来减轻拉动它时的阻力的。

    有这种滑轮设计,也是因为于秋意外的发现赵七娘她们居然懂得制作金珠,铁珠,在于秋的一番要求之后,她们又成功的制作出了钢珠,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好的冶炼技术,制作出韧性需求比较高的轴承所需要的钢料,所以只能搞些小滑轮玩玩。

    拎着两个尖底桶的于秋,来到了有着四个铁质钉齿轮的车子上,将两个尖桶放在了犁耙车上,两个专门卡这种木桶的地方,四个犁头,只是这辆车的前端装置。

    这就是沈三娘等几个木匠,根据于秋的奇思妙想,设计出来的犁耙车了,整体造型看上去有些庞大,需要两头身高体壮的犍牛才能拉动它,但是,犁地的效果,却是非常好,因为四个犁头排列成行,并且与车身整体相连,根本不需要人扶,人只需要在转弯的时候,拉动穿在牛鼻子上的绳索就行。

    而被犁头翻耕的泥土,在四个铁质钉齿状的大轮压过之后,会被车轮上的钉齿压碎,起到碎土耙田的作用,虽然整体比两头犍牛只拉着四个犁头的犁耕地时的速度稍慢,也比专门用耙框在田地里耙一遍的碎土效果差一些,但是将这两者结合,却是能一次过将田地整到一个适合播种小麦的状态,比普通农夫浅耕粗种的效果要好很多。

    而它最大的好处还不在这里,而是坐在耙钉车上的人,可以直接向田地里播种,将耕耙种三道工序不费力气的一起完成,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先耕,再耙,再播种,来回在田地里跑三次,整体算下来,打理一块田地的时间,比以前快了近乎两倍,而且,几乎不消耗人的什么体力。

    耕牛迈开步子在田地里走动之后,于秋就开始拉开两个尖底桶下面的木筏,尖底桶里面的麦种顿时便像沙漏里的沙子一般,往下漏,在只有指头粗的漏口下方,放着一个长条形的竹筛子,筛子的两侧有一段木头连接着前面的一块木板,于秋只需要在赶牛的时候,不停的用脚轻踏木板,就能让木桶之中匀速漏下来的麦种,通过竹筛的缝隙,均匀的洒落进被犁头翻耕,又被耙钉状车轮碾压破碎过的泥土中。

    这玩意,完全能称的上这个时代的农耕黑科技了,所以,从它下地开始,所有的人都看稀奇一样的追着看它的效果,同时,对沈三娘等几个将它制造出来的工匠赞叹不已。

    “这个犁耙播种车,一个时辰,居然耕种了五亩地,天呐,只要耕牛拉着它走过了多少地方,它就能耕种好多少土地。”李三娘看到田地旁边的位置标记之后,惊呼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