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周琅本以为科林会命令士兵冲锋,直接拿下清军阵地,可没想到他却是让士兵向前推进。 过程中一直没有受到清军的攻击,一直到推进到对方阵地一里左右,科林命令停止前进,然后继续上一轮的表演,还是炮兵压前,有条不紊的构筑临时阵地,接着开始炮击。 清军的大炮始终没有响起来,不由让人怀疑对方的大炮是不是在刚才那一轮炮战中,就被摧毁了。 但此时周琅依然认为位于八十米左右高度上的清军阵地不是容易打下来的,阵地外有势头修筑的寨墙,即便刚才雇佣兵开花弹的攻击,也没能摧毁这些石墙,显然不是粗制滥造,那么坚守其中的清军,将始终占据有利地势,而且他们的防御工事没有被摧毁,里面的士兵一定得到了保护,炮击并不能大量杀伤他们。况且根据周琅刚刚向科林的询问,他了解到炮击并不是最主要的杀伤手段,其实杀伤效果最大的还是步枪,而步枪杀伤最多的,还不是子弹的设计,令人惊奇的是,科林很确信死在刺刀下的敌人永远比死在子弹下的多。 周琅不知道的是,直到线膛步枪大规模装备之前,滑膛枪的准确率都十分有限,所以才出现了排队枪毙的战术,双方排成两条线性阵列,然后在近距离互相射击几轮之后,然后发起冲击,事实上最后是靠白刃战解决战斗,射击并不能摧毁对方,除非双方兵力差距很大。第一次子弹的杀伤大于刺刀的战争,其实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当时双方都已经装备了线膛步枪,可依然沿用的是陈旧的滑膛枪时代的战术,结果造成很多战斗,在双方发起冲锋之前,子弹就消灭了超过一半的敌人。 这一次的炮击依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同样打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炮弹,但这时候科林依然没有让士兵直接冲锋,而是继续命令向前推进。 这一次推进到了距离清军阵地两三百米的距离,继续构筑工事,然后发起炮击。 周琅开始怀疑科林是不是真的打算依靠大炮打败对手,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炮击开始大量使用实心弹,清军的寨墙在实心炮弹更近距离的轰击下,开始出现了多处垮塌,但依然没有整体被摧毁,依然保持着有效的防御力,周琅觉得使用步兵从下往上的佯攻,肯定会遭到重大损伤。 果然科林开始整队了,由于大量雇佣兵被集中起来,导致大炮不能全力开火,最终只有四门大炮还在继续工作,每门大炮有四个雇佣兵操作。华人雇佣兵也被集合起来,在指挥他们的雇佣兵军官的带领下,通过简单的军事口令开始排列队形。 三百个华人士兵分成了三个方队,中间和两翼各一个,互相之间的距离大概五十米,没个方队为三排,人人都上着刺刀。 周琅和他带领的六十多个南洋连队并没有被要求参与集结,但周琅还是命令这些人在位于大部队后方排成了一个方阵,也是三排横队,上了刺刀。可周琅并不是打算随时去战斗,而是打算随时制造混乱,他的目的是等科林的进攻正处于焦灼的节骨眼上,喊上一嗓子,然后大家一起跑,他相信那三百个城里地痞闲人组成的士兵不可能有什么军纪,肯定会立刻混乱,跟着一起跑,到时候科林必败无疑。历史教科书中不就有无数这样的案例吗,什么淝水之战,不都是因为内奸制造混乱,最后导致大溃败的吗。 但是周琅远远的看着,却发现科林一直没有命令进攻,反而在军官们整理好华人士兵的队形之后,所有的雇佣兵开始集结,除了十六个炮兵之外,其他四十多个雇佣兵排成了一个单独的方阵,就位于所有人之前。 很快科林的的正式进攻就开始了,发起进攻的竟然就只有这四十多个人,其他三百多人就那么一直站在原地,支援科林的就只有四门大炮,而且也在他们向前冲了两百米之后,全部停了下来。 周琅就静静看着这四十来个人,先是排成队列,缓慢的向前推进,到了距离对方阵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清军开始还击,主要是用弓箭还击,科林的士兵则以三段射击还击,这些雇佣兵确实精锐,竟然可以一边向前齐步走,一边不断的装填射击,还能保持基本的队形不乱,他们拿着高额佣金不是没有道理的,军事技能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就跟工匠做到了老师傅级别一样。 仅仅四十多个雇佣兵,用的还是准确度很低的滑膛枪,竟然就压制了依托石质阵地射箭的清军弓兵,等他们推进到四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冒头射箭了,而此时双方的杀伤竟然是零,看不清雇佣兵给清军带来多少杀伤,反正四十多个雇佣兵全都没有受到创伤,连拿着军刀,一直大踏步走在前方的科林,都完好无损的样子。 这时候,突然科林回头向侧身后的雇佣兵们高喊一声,然后他带头发起了冲锋,四十多个雇佣兵同时跟进,几十个人的呐喊声,竟然有些震撼人心,震撼的不是他们的音量,而是迸发出来的勇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