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县试(下)-《我娘子是白素贞》


    第(3/3)页

    写好诗后,接下是赋。

    在中国古代,关于孝这个话题的赋文同样不要太多,许仙很轻松地找到一篇合适的名篇。当然,赋文不是诗词,侧重叙事,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做一些修改。

    下午,最后一场考试策论终于来了,这对许仙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场。

    只见题目写道:“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试述专权的优劣。

    “果然。”许仙不由心里暗道。

    最后一题出题看起来很中性,但是却涉及到主考官杨政的为政理念。

    不清楚杨政性格喜好和为学为政态度理念的考生就头大无比了,杨政是偏向专权,还是偏向民主,抑或不偏不倚?

    许仙略作思索,心中有了答案,随即在草稿纸上开始论述。

    “……学生闻公道在天地间,不可一日壅阏,所以昭苏而涤决之者,宰相责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责,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

    策论题除了揣测主考官的思想偏向外,完全是才学、见识和智慧的综合发挥。

    许仙毕竟两世为人,又有天下大儒张景明为师,见识非同寻常,所以他作答起来颇有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洋洋洒洒千字文,没用多久就写好了,然后小心认真工整地抄写到试卷上。

    策论题完成,许仙再回头仔细检查一番前面三场的试卷,确认没有任何疏忽纰漏后,他将所有试卷用镇纸压在案桌右上角,端做好等待考试结束。

    夕阳下山,钟声响起,考试结束,考场开始分批放排,打开辕门,让考生有序交卷离开考场。

    这时候,考场倒显出一些人性化的地方,虽然考试结束,但并不会立即赶所有考生离场,允许不甘心的考生一直作答到天黑。

    天黑后,没有灯火,漆黑一片,根本无法再作答,纵然再不甘心,也得离开考场了。

    许仙是第一批交卷出来的考生,李许氏和李公甫迎上来,看见许仙脸带笑容,步伐稳健,顿时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脸露出了笑容。


    第(3/3)页